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提案工作

关于做大做强“天长大米”区域品牌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4-30 09:30:00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12464 次
【字体大小:

天长地处南方稻区最北缘,是国家首批商品粮、商品油基地县(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天长大米”为市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遍布16个镇街。天长整体是三分岗丘七分平原地貌,周边湖泊河流众多,干物质积累多,且四季分明,全年雨量适中,稻米生长周期长(达160天左右),且一年只种一季,独特的地理经纬度及光照、雨量、气温、土壤等综合因素,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地域大米的独特品质。天长大米品质整体较好,形状细长,腹白较少,晶莹剔透,煮出来的饭油亮有香味,米粒完整,柔软爽滑,饭凉不回生,跟普通大米相比更有嚼劲有香味,吃起来口有回甘,口感软糯有嚼劲,达到了国家一级优质籼米指标。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我们做大做强“天长大米”区域品牌指明了方向。2021年11月6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天长大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获批。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我们通过学习分析五常大米的成功案例,总结了“先有好品种才有品牌”,也就是先有“稻花香”这个品种,进而找出这个品种最适宜的种植区域在五常,在政府等部门支持下,打造了五常大米区域品牌。稻花香成了粳米的代名词,籼米的代名词是谁?这是“天长大米”的突破口。如何做大做强“天长大米”区域品牌,我们建议:

一、确定主打品种,打造核心基地。目前天长种植的稻谷品种杂乱繁多,且没有形成大面积规模化种植,作为珠三角大米市场供应的主产区之一,流向市场的品种也是多样化的,缺少聚焦。建议在市政府引导下,在天长范围内指定区域试种、育种(比如泰国茉莉香,属于籼米类),并经过评定精准选定最适宜的品种和区域,再集中宣传这个品种的推广,形成规模化种植,形成核心示范基地。

二、做到“六统一”管理,确保质量可控。建议市政府出台《“天长大米”证明商标管理实施细则》,对天长大米商标的使用条件、使用有权利、商标的管理和保护进行规定;出台《“天长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对大米的生产加工、质量和销售管理制定细则;制定《农作物种业市场监管工作方案》,规范“天长大米”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和维护其质量、信誉和特色,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由政府主导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种植茬口安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机服务、统一秸秆利用、统一产品回购,建立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化质量监管和追溯体系,强化播种、施肥、用药、灌溉、收获、加工每一个环节的管控力度,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能按照标准进行。

三、呵护地理标志,遴选核心企业。建议加快品牌整合守护好品牌,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优势,建立“1+N”品牌架构,确认“天长大米”统一标识、体系和品牌销售管理体系,逐步发展至统一价格,将纷乱繁杂的域内天长大米品牌整合为以“天长大米”为母商标,以各企业品牌为子商标的大米品牌体系,彻底摆脱无序竞争,各自为战局面。重点扶持市场带动力强、规模大、基础好的粮食储存加工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建立家庭农场联盟、农民合作社及产业协会,培育发展一批省、市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依托产业链、供应链等开展广泛的联合与合作。

四、高位推动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建议成立以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以农业农村、发改、科技、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以金融、地方媒体、核心粮食企业、一定规模的农场主合作社等为成员的高规格领导组,明确组长、副组长及成员的职责,合力推进“天长大米”品牌建设。建立“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天长大米”建设长效机制,实施优质稻谷订单收购、单储与单加工,为“天长大米”的品质提升提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