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提案工作

天长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拿地即开工”流程、提升工程建设项目服务效率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04-29 09:42:43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344 次
【字体大小:

“十四五”以来,我省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规划审批效率,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依据国家统一部署,省、市、县均成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领导小组,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不断优化、简化,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尤其是对工业项目更是出台了“拿地即开工”方案,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标准不一、部分环节仍然耗时过长等问题,造成该模式利用率不高,天长市2021年8月实施“拿地即开工”以来,按此模式开工的项目不超过20个。参照江苏、浙江等地做法,结合我省实际,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并应加以规范实施。

一是“拿地即开工”适用范围过窄。我省各地实施的“拿地即开工”办法,一般实施范围限制较严格,如天长市规定范围为:社会投资低风险项目、招商引资工业项目,建筑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高于24米项目。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招大引强要求,新的项目往往不在此范围,还有一些工期要求紧的公共服务类项目、安置房项目也不能享受“拿地即开工”办法带来的便捷。“拿地即开工”是对建设工程审批流程的简化,而不是对建设工程放任不管,应该是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发展方向。

二是服务模式与“拿地即开工”初衷不匹配。“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的核心就是提前介入、容缺受理、联审联办、专业服务等,简化审批流程,不管是桐庐的“五证齐发”还是常州的“四证五书”,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高效的帮办服务,桐庐的极速审批模式离不开“1+1+1”代办服务团队的强力保障,即“1名属地招商代办+1名中心审批代办+1名中介技术代办”,把“坐等审批”转变为主动上门,常州重大项目从拿地到开工的时间不断刷出“新速度”,在于推出重大项目服务清单,构建‘企业点单、中心所派单、专员办单、企业评单’的特色工作模式、前延服务、全程代办。而我省虽然各地出台了办法,但相关部门形成服务合力不够,“坐等审批”仍是主流,主动靠前服务、形成服务标准化还不到位。

三是土地报批等环节时间仍然较长。各地“拿地即开工”模式明确了范围、开工条件、办理程序,时间要求基本是当日办结,但一般要达到开工条件还是不容易的,主要的是用地可建设、设计方案通过审查、完成施工图设计。其中时间最长的应该是用地取得,即使已完成征收的现有建设用地也要经过企业预申请、土地挂牌、摘牌、签订成交确认书、土地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期间还有规划条件、土地勘测定界等,总的时间要近2个月,即使到签订成交确认书也要40天左右,取得用地程序和流程亟待简化和优化。

为此建议:

一是扩大“拿地即开工”适用范围。建议调整“拿地即开工”适用范围,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扩大适用范围,可突破现有5000平方米限制,并扩大到公共服务类项目、安置房项目等,并不断深化工程审批流程改革。

二是政府端提供专业并联服务。变“坐等审批”为主动靠前服务,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从土地取得到设计方案审查专业性较强,凭企业自身去跑,会不知所措。建议在政府端成立帮办组,实现“项目吹哨、代办报到”。打破部门壁垒,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形成合力精简办理环节,围绕签约、供地、报建、开工等关键节点,倒排时限、明确责任主体、压实工作任务。

三是试点用地取得程序改革。优化自上而下的用地指标管理模式,试点直接依据批准的空间规划即可办理土地转征手续;实现“多测合一”,规划设计条件附图、勘测定界图、不动产权证附图均由资源规划部门提供,不再让企业重复测绘;合并土地成交确认书和土地出让合同,取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凭出让合同直接办理不动产权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