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提案工作

天长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关于天长全域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4:32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1441 次
【字体大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全域旅游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徽风皖韵,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的意见》,意味着发展旅游已成为推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天长区位独特,人文璀璨,资源丰饶,潜力巨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工作,围绕“重点突破、示范引领、区域联动、提速发展”的创新思路,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三湖两山一岗”空间布局,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迅猛增长,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与长三角周边地区相比,还有不少短板。主要表现在:

有星星无月亮。旅游资源总量丰富,覆盖面广,但景点景区规模小、业态少,缺乏龙头产品带动,且基本为公益性、开放性,单一的观光模式已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核心竞争力。

重传统少新意。餐饮、住宿、游览等传统业态涉足较多,而亲子研学、自驾线路、文创产品、康养度假等新兴业态延伸发展不足。相关配套产业集聚不强,融合度较低,特色、体验项目开发不到位,全产业链挖掘、附加值提升力度亟需加大。

好产品难出圈。只知“天长地久”,不知“天长”在何处,“千秋福地地久天长”品牌喊唱多年未见实效。金牛湖、高邮湖、龙岗古镇等景点知名度不高、市场认可度低。特色旅游商品,如芡实、甘露饼、天官画等缺少系统营销,未能走出去,影响旅游产业链拓展。

六要素不健全。旅游公共服务系统难以满足游客出行的六大要素需求,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成熟,旅游标识、电子导览系统不健全,旅游厕所、停车场、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医疗救助系统和安全预警系统还没实现全覆盖。

发展全域旅游是促进消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天长如何能够借势腾飞、大有作为,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紧迫的课题。为此,我们建议:实施“五创行动”,讲好天长故事。

一、实施保障创强行动。强化机制建设,成立市级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将旅游业发展纳入镇街和部门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定期调度项目进度,像抓工业、抓民生一样,推进工作落实。强化项目招引,加大旅游发展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招引牵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储备一批标识性文旅项目,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注重土地、金融等要素保障,发挥财政性资金带动作用,广泛吸纳各类社会资本,对重大文旅项目实施“一事一议”。强化深度融合,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大力推进“旅游+”“+旅游”,推动文旅与农业、商业、教体、科技、交通、水利等各业深度融合发展,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将旅游发展纳入年度规划,共同培育旅游新业态,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法效应,抢占旅游发展新赛道。

二、实施文化创新行动。天长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要注重保护、传承、创新、转化。“一曲茉莉天下闻,一城记忆老西门,一桌帝王千秋宴,一枝花开文艺心”,抓牢文化艺术中心这个主阵地,演绎一场茉莉音乐节,致敬天长籍作曲家何仿的壮阔人生;修缮老西门,结合崇本门西月城夜经济,打造一桌千秋盛宴,带游客梦回大唐千秋节。还要深挖“孝亲、红色”等文化元素,明确主题,讲好“天长故事”,开发特色项目和印记鲜明的文创伴手礼,大力发展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

三、实施产业创牌行动。推进新业态培育,结合省“千万工程”,培育一批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特色美食等乡村旅游产品,推动具备条件的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品变商品,打造城郊互动型乡村旅游发展带。推进项目建设运营,持续推进“一环三带多点”项目建设,加快风景道沿线在建项目进度,天外来客驿站、678乡愁忆馆等建成项目尽快投入运营。推进品牌创建提升,争创长山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井亭省级旅游度假区、龙岗4A景区和荣誉五星级旅游酒店,实现新突破;推进文化艺术中心3A景区、茉莉山水三星级旅游酒店、龙岗驿站皖美银牌民宿、汊河精品主题村、井亭特色美食村等品牌创建,打造新亮点。

四、实施营销创效行动。紧盯长三角和南京都市圈目标群体,创新宣传和营销模式,创造消费热点,延伸产业链条,变“流量”为“留量”。与周边南京、扬州、淮安签订文旅战略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沟通交流和宣传推介,推动旅游观光串联化、旅游活动一体化。共建文旅消费和数字旅游平台,建立旅游营销共同体,实现资源互补、客源互送、市场共建。充分利用文学、音乐、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推出一批“天字号”主题游线路和精品节庆赛事活动,打造营销亮点。制作天长旅游地图、美食地图、文化地图,加快“一码扫天长”智慧旅游建设。整合“天长文旅”新媒体资源,建立品牌传播矩阵,策划破壁出圈爆点。

五、实施服务创优行动。优化配套服务设施,对风景道沿线进行绿化、美化、文化提升,配套建设旅游驿站、旅游公厕、停车位等基础设施。谋划智慧文旅项目,运用5G、大数据等技术,开发电子导览、裸眼3D等应用新场景。推动文旅与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合作,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及时发布实时客流、客运班次、气象预报等信息。强化人才队伍培养,与高校和强企联动沟通,开展导游职业道德建设和技能培训,引进会策划、懂经营、善营销的新时代高素质旅游人才。开展景区提升行动,以满意度为导向,增强游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天长成为“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的长三角旅游目的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