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提案工作

天长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关于推进产业链建设,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4-04-29 09:33:15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1198 次
【字体大小: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产业发展接续性和竞争力的重要论述,出台了“链长制”“党建聚链”等重要文件,邀请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把脉问诊,努力推动产业链建设取得新进展。光伏新能源产业领域,建成了除硅料生产以外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招商建链成效明显。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引进日达科技、中新天长表面处理产业园,补链延链取得突破。绿色食品、合金材料产业领域,红帽子、安徽庞度入驻汊涧食品小镇服务今麦郎,江顺科技、千水科技、焱品科技等企业入驻滁州高新区配套鑫铂股份,自然聚链形成样板。仪表线缆产业领域,以产业链优势吸引普力斯特、江元科技、图林科技等测控、传感装备企业入群发展,智能仪表获批工信部首批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链促群的聚合效应进一步显现。

产业链建设是长周期的“钉钉子”工程,尽管我们走在了安徽县级前列,但是对照长三角乃至全国先进地区,在推进工作中仍然有四点不足:

工作力度还不大。工作有谋划但行动慢,链长与专班互动不明显,缺调度、少激励,工作进展不快。

目标定位还不清晰。“3+3”产业中,谁建链、谁补链、谁延链、谁升链的角色定位不明晰;传统产业焕新还不够重视。

参与主体较为单一。企业热情不高;链主企业还未确定;行业协会还不健全;全国性的产业宣传做得不多。

统筹谋划不够深入。产业生态不优,缺少大项目支撑,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没有充分融合发展。为此,我们建议:在五个方面持续用力,深入推进产业链建设。

一、双向奔赴。建议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切实将产业链建设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一要配强推进专班。面向国内和全行业,建立一支院士领衔、专家助力、领导推进、部门出击、镇街跟进的建设专班,面上常态调度,点上激励考评,将谋划转化为行动。二要激励企业参与。建议将产业链建设作为强企表彰的主要内容;将企业分层培育细化到重点产业链条;持续对链主企业、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扩产升级、创新创造开展专项扶持;对企业参与产业链招商并取得实绩、使用本地产品、共享市场、共享资质、共享技术、参与国内大型项目或大型企业供应链、参与行业兼并重组、挂靠大企业大集团等行动给予褒奖。

二、双招双引。建议光伏新能源主攻升链,仪表线缆、电子信息、绿色食品主攻延链,合金材料、药品医疗器械主攻铸链,一产一策抓推进。要树立唯有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才能建好链、建强链的工作理念,举全市之力,与国内高层智库、国内行业协会、大院大所、资本市场知名团队广泛开展战略合作,创造招大商、建强链的契机。建议发动“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商协会”以商招商,招引一批“牛羚”“雏鹰”“瞪羚”企业补短板,推动产业链持续变强。建议通过离岸创新创业大赛以及面向国内国际的“揭榜挂帅”等方式,招高端人才,引关键技术,在升链和融链方面创造优势。要将“高端、绿色、智能”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双招双引和产业链建设的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三、“四手”联弹。一是“链长+书记”,为产业链建设打造旗手。不断巩固产业链党委建设成果,进一步通过党建提升产业链的粘合度和向心力。二是“链长+链主”,为产业链建设找准舵手。每条产业链都遴选出链主企业,给激励更要加担子,赋予链主企业协助绘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梳理产业链长板短板,牵头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等义务。三是“链长+会长”,为产业链建设物色助手。每一条重点打造的产业链都要建立行业协会,制作责任清单,赋予协会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的职权,增强协会凝聚力和执行力。四是“链长+行业大腕”,为产业链建设配强推手。建议围绕特色产业,打造全国性的论坛、峰会、展会,吸引行业精英聚焦天长,不断提高产业链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知名度。

四、“四链”共舞。一是沿着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鼓励链主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创新平台,联合产业内关键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深做实技术交流、联合攻关,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和协同转化。二是沿着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建议在中小学推广工业研学,鼓励链主企业兴办职业技校,在全社会厚植工匠、大师基因;督促市内高校、技校为产业链量身定做适用专业课程,订单培育产业工人;建议学习常熟经验,建设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围绕培育高技能数字化人才,为产业提供“技术人才外包”“技术人才引进”“基础技工引流”“订单人才培养”等服务。三是沿着产业链布局资金链。做好产业包装,大力开展基金招商,尽快达成“一产业一基金”;围绕产业链遴选上市后备力量,围绕产业链制作银企合作白名单,为产业链重点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通道。

五、守正出奇。建议将增加就业作为重要标准,高度关注有利于特殊群体就业增收的,如玩具、鞋帽、服装、箱包等传统产业的接续发展和不断焕新,促进共同富裕。同时要敢闯敢试,敢于“融链出新”,敢于“无中生有”,敢于把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产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催生新的产业链。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只要我们保持定力、齐心协力、久久用力,产业链建设定会迎来新的辉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