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教科卫体委
近年来,我市始终秉承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初心使命,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实施综合医改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牵头医院实行院长年薪制,医护人员岗位绩效工资制;医共体内部真正做到行政、人事、财务等“八统一”管理,实现市镇村一体化服务;持续推进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付,推进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制度;实现高血压和二型糖尿病患者,由政府统一免费发放基本药物,全面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降低药品、耗材价格,提高治疗、手术和专项护理费,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一、改革成效
医疗资源不断丰富。2020年底全市拥有床位数3711张,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535名,注册护士1800名,较2016年分别增长了22%、3%、78%。
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群众就医问诊更加方便,市内就诊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医保报销实际补偿比持续在71%左右;医保资金市域内使用率保持在75%左右。
运行指标逐步优化。2020年,市级公立医院药占比22.32%;百元耗材收入17.02元,医疗服务收入占比43.77%,III、IV类手术占比58%左右。
医疗机构特色显现。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在牵头医院帮助下建立特色专科7个,开展新技术1项,6家中心卫生院获国家命名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命名为“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0年,基层医疗机构住院9830人次,较医改前增长12.7%。
二、存在的不足
主要表现为:后备人才缺乏,特别是基层镇、村(社区)医务人员年龄老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医疗费用上涨,医保范围扩大,给医保基金支付带来很大压力;医疗服务体系,特别是紧密型医共体还有待完善。
三、几点建议
提升县级龙头服务能力,不断巩固县域就诊率。积极上联三甲,确保到2021年底两个医共体牵头医院各建3个紧密合作的分中心,做到基本覆盖天长发病率比较高的疑难病种,让患者在天长一样能得到有效治疗。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求突破,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贵”问题。要进一步树立“病人至上”服务理念,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看病难”问题。要保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做到“大病同筹”,医疗救助“应助尽助”,不断完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实现保障人民健康的改革初衷。
扩大中心卫生院服务圈,持续推进分级诊疗。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打造中心卫生院服务圈、提升中心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有效解决留守农村人员的就医需求非常迫切。要加快推进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项目建设,积极打造镇卫生院特色专科,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中心卫生院院长的年薪报酬,激发镇级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的活力。
在解决人才匮乏上求突破。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推动落实好编制备案管理,不断加大措施、健全机制、优化环境,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切实解决好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为全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