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规格推进。老护城河片区环境问题既多又杂,社会关注度高。要在前期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组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领导组和工作组力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整治方案,增强整治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是突出地方特色,坚持高标准规划。要制定老城区的保护性规划,广泛征求意见,多方论证,最大限度地对老城区进行系统保护。要坚持“融汇古城文化,倡导生态优先,打造宜居环境,彰显人文关怀”的原则。整治规划方案既要突出地方特色,又要因地制宜,与老城区的现状相协调,风格相统一;配套设施建设要完善老城区防洪排涝体系,打通学府路,对西门老街修旧如旧,融入文化元素,保护历史遗存,留下城市记忆。
三是注重百姓利益,坚持高质量整治。在棚户区征收拆迁上,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积极帮扶实际困难户,依法处置钉子难缠户。在黑臭水体治理上,通过开展疏浚清淤、雨污分流、水体净化三项工程,切实提高水体质量,最大限度将污水收集进污水处理厂。要加大对老护城河片区及上游的散养家禽、围网养殖和住船渔户等污染源的整治力度,以展现老城碧波水岸、古意浓浓的新面貌。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坚持高水平管理。要坚持长效治理,加强对老护城河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后环境管理和养护工作的研究,拿出长效管理的新思路、新制度和新招数,确保老护城河片区管理精细化。要推行河长制,使河道管理从单独作战到综合管理,从阶段性突击向常态化监管,从松散型管理向网格化管理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