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我市“戏曲进校园”工作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7-10 17:40:43 浏览:4546 次
【字体大小:
     “戏曲进校园”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动作为,201611月率先在全省县(市、区)中启动了“戏曲进校园”工作。截至今年5月,“戏曲进校园”巡演活动实现了城乡中小学全覆盖,发放戏曲明白卡(节目单)6万多份,有力推动和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但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我们建议:

一、 进一步优化演出节目从节目内容看,进校园演出的多为传统的戏曲剧目,如《沙家浜》、《方卿羞姑》、《小放牛》、《打猪草》、《六尺巷》、《变脸》等。部分剧目对今天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强。建议将符合学生“口味”、能够体现天长地方文化元素的节目纳入“戏曲进校园”曲目范围。

二、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常态化。“戏曲进校园”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兴趣,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本地教育结合起来,不仅要让“戏曲进校园”,还要让“剧目进课堂、教材进书包”。要利用暑期继续教育等形式开展戏曲专业培训,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常态化。

三、进一步密切部门协作。“戏曲进校园”工作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文化广电部门在节目内容、曲目形式、演出质量方面严格把关,教体局在本土教材编写、师资力量培训等方面要高度重视,共同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协同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