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陈向阳、丁国平反映:午秋两季秸秆禁烧是当前农村基层政府非常头疼的一项工作,农作物收获时,基层政府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虽有效果但群众怨言很多。本人通过走访群众,对秸秆禁烧工作思考如下。
一、存在问题
1、认识上存在偏差。政府尚未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只是到收获季节才宣传发动,一时难以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理解、配合。
2、管理服务不到位。目前状况是收割时捡拾打捆等配套设施缺乏,储存难度大。管理服务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
3、后继工作跟不上。由于禁烧,农民有的当时没有焚烧秸秆,但一时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出路,加之禁烧后继工作没跟上,带来很多“后遗症”。一是造成了交通、消防、防汛等安全。二是污染环境。有的农民随便将秸秆抛入河里、沟塘边,时间一长,秸秆腐烂,既污染了水质,又破坏了环境。
4、监管机制不健全。作为乡镇虽然加强了对秸秆禁烧工作的监管,但由于政府不是执法主体,没有执法权,所以对农民硬了违规,软了农民不听,造成了乡村两级在禁烧工作上措施不力,疲于应付。
二、对策及建议
1、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我们要采取“攻心”术,提前做好禁烧宣传,通过召开各种会议,走村入户宣传,既讲政策,又给压力,让广大群众对禁烧工作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通过“攻心”,让群众真正“动心”;另一方面,政府要动用一切宣传工具,如宣传车、报纸、电视、广播、标语、横幅、公开栏等形式,大造声势,形成广泛的舆论氛围。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对禁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广大干群把思想统一到禁烧工作上来。
3、建立市场化运作体系。政府首先要从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角度出发,积极探讨可行的运作机制和运营模式,把秸秆变成可利用的资源和商品,使秸秆禁烧问题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得以解决。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数农民知道不准焚烧秸秆,也知道焚烧的害处,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来抓禁烧,从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势必提高农民禁烧的积极性。一是对秸秆还田农户实行专项补贴;二是对安装秸秆还田机械或农机具的户子进行补贴;三是对秸秆合理利用的农户给予补助。
5、创新监管服务机制。秸秆禁烧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实行政府引导,各部门协作,多措并举,齐抓共管,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为此,必须把秸秆利用问题作为政府的一件重要民心工程来抓,“堵、疏”结合,“堵、疏”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