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专栏 > 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天长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6年1月28日在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2016-03-02 16:57:19 浏览:2091 次
【字体大小:
周继安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政协第九届天长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提案办理情况
 
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利用提案建言献策。全年共立案提案204件,立案率 87.6 %。在立案提案中,有关经济建设方面100件,占49.0%;教科文卫体方面32件,占 15.7%;民主法制、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67件,占32.8%;统一战线、民族宗和其它方面5件,占2.5%。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长市委员会提案工作细则》,立案的提案经并案后交有关单位办理,未立案的提案,或转为社情民意,或转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截至2015年8月30日,所有提案办理完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工作,主要领导亲自阅批重点提案。一些承办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参与提案办理工作,许多承办单位把办理政协提案与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推进自身工作紧密结合,主动加强与委员沟通协商,认真采纳提案建议,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建设方面毛文章、包继禄、王信民、周瑜辉、姜群、陶晓晴、程玮、周思国、张云年等委员提出《构筑帮扶合力体系,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提案交办以后,市经信委会同市人社局、科技局、财政局、国土局、市场监督局、发改委、交通局、人行天长支行、金融办等承办单位,对提案建议进行认真研究,提案的主要建议都得到了落实。市委、市政府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取消帮扶责任单位,将企业与帮扶领导直接进行挂钩联系,责任到人。市委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印发了《关于优化金融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优化金融环境、增加信贷投入等方面,化解实体经济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台了《天长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奖励暂行办法》,鼓励金融单位为企业服务,组织8家企业发行7000万元的“江淮之星”小微企业私募债;积极与省担保集团合作,建立了“4321”银政担风险分担合作机制,已为30家企业提供1.54亿元的资金。引导企业合理利用资本市场,全市有10家企业与中介团队签定了挂牌上市协议。禾益化学已融入1800万元、华盛科技融入1600万元。市经信委联合工商联、民生银行发布了“易信贷”产品,为首批符合条件的30家企业每户授信100万元的贷款额度
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我市农业技术推广及体系建设的建议》交办以后,市农委通过“聘专家、建基地、办学校”等办法,加强我市农业技术推广及体系建设。依托永丰镇桥湾社区农业专家大院,建立了粮丰工程科技特派员天长工作站。在张铺镇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立了农业专家大院,作为农技人员与农民技术交流的场所。在大通镇建立了天长市农业现代示范区实训基地,为农民提供现代农业技术服务。投资120余万元,建设了天长市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国家项目资金,对全市十五个农技站进行改扩建,统一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检验检测设备、培训设备等。健全服务网络,农技推广体系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开展农技推广经营和服务分离,稳定推广队伍,健全管理体系。
教科文卫体方面,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中医药发展的建议》交办以后,市卫生局结合实际,进行认真调研,充分采纳提案建议。一是加强中医人才的培养。市中医院出台了《名老中医师承工作实施细则》和《特色专科人才培养实施细则》,招录中医人才,加速中西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举办了省内首个“西学中”培训班。二是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将脾胃病、肿瘤科、骨伤科建成省级重点专科。成立康复科,从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大医院聘请了理疗、针灸、中风康复等4名专家来院坐诊。引进一名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的研究生,推广小儿推拿、小儿按摩等多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三是加强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中医院制剂室已建成滁州地区唯一一家拥有制剂许可证的制剂室,除生产丸、散、膏、丹等中药传统剂型外,还获得省级批文的近10种制剂品种,年产中药饮片、制剂200余吨。已建成的西城区制剂综合楼,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中药制剂和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生产水平。
有关民主法制、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方面,程玮、姜群、陶晓晴、张云年、周思国、杨易军、赵建兵、沈必亮等委员提出的提案《坚持依法治市,促进和谐稳定》由市司法局牵头承办。市司法局根据《“十二五”法治天长建设纲要》和《法治天长建设实施意见》,召集市依法治市领导组成员单位认真研究落实委员建议一是领导干部、在校学生、村(居)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作为普法重点对象推动学法普法。二是建设市、镇、村三级法制文化阵地,目前已建成21座。三是开展普法创建活动。开展“三官三进”,选聘200名优秀政法干警,创新开展警官进村(社区)、法官进学校、检察官进机关活动,构筑立体化的全民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推进“四联四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创建“法治天长”。四是推进简政放权。全市39个市直单位共精简行政权力1086项,向镇(街)下放行政管理权限59项。完成市行政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建设搭建行政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基建联合审批、公共社会服务、政府信息发布”提速升级。五是推进司法公开。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积极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广泛实行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促进司法程序和实体公正。
学习文史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强民生工程工作的建议》交办后,市财政局认真落实提案建议。一是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已建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建设、校舍安全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体育健身等十九项民生工程。二是加强民生工程后续管理。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受益、谁管养”的原则,明确规定项目所在地镇、村、组为项目后续管护责任主体,项目实施的主管部门为具体责任单位,由项目责任单位督促指导责任主体对工程项目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各负其责。健全各项管护办法。制定了《天长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暂行办法》、《天长市农村敬老院长效管理机制意见》、《天长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后续维护管理办法》等20多项民生工程管护办法,使民生工程真正造福百姓。
社会法制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建议》交办后,市民政局认真调查研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社区建设。一是有序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社区自治。经滁州市委、市政府同意,撤销天长街道、天长城东新区,设立“中共天长市城市社区建设管理工作委员会”、“天长市城市社区建设管理委员会”,理顺社区与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赋予社区自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二是加大城市社区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在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万元,各镇(街道)配套投入一定资金。落实14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普遍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据统计,累计投入1亿多元。三是不断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各社区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大力推进就业、养老、文化、体育、卫生、法律、安全等公益性服务平台建设,满足居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把公共服务、志愿服务、有偿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壮大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目前,全市已注册近3万名志愿者。四是创新社区管理。以居民小区、楼栋、驻区单位、建设工地等作为二级网格,将社区划分为若干单元,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市”活动。天长街道西湖社区和园林社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社区”。
 
二、主要做法
 
一年来,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在求真务实,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等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有序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把推进提案办理协商确定为提案工作的重点。主席领衔督办一号重点提案,就《构筑帮扶合力体系,助推中小企业发展》进行协商,组织承办单位和提案人面对面协商,并邀请人行天长支行、科技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负责人和经济企业界别的部分委员参加。实行开门办案,推动承办单位把协商沟通作为提案办理的必要环节。加强办前、办中、办后的交流,广泛开展重点提案重点协商,同类提案集中协商,热点提案专题协商,难点提案个别协商等活动。协同推进“提、立、办、督”四个环节的协商。把民主协商的理念贯彻到提案工作全过程,加强在提案提出、审查立案、交办、办复等环节的协商。
二、着力提高提案办理实效。在抓重点、多协商、勤调研、强督办上提高提案办理实效。一是狠抓重点提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协商并经主席会议研究,遴选重点提案六件。通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批、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专门委员会跟踪督办等方式,明确承办单位、办理时效、办理要求等,加大办理力度。二是组织调研视察。围绕工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依法治市、民生工程和城市建设等开展调研视察,邀请提案人和镇(街)政协工委主任参加,推动提案落实见效。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和提案委联合逐件检查提案办理情况,查收办理复文,收集反馈意见。四是召开重点提案办理工作专题汇报会,市政协主席、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到会,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征求提案人对办理工作的意见,总结经验,推动提案建议落实。
三、多措并举提高提案质量。注重知情服务,召开情况通报会,印发各部门年度工作重点,编印提案征集提纲。邀请委员参加视察、调研、考察、座谈等活动,拓宽委员知情明政渠道。注重提案审查,严格审查程序,细化分类标准,加大并案力度。主席会议遴选重点提案,狠抓提案立案质量关。
四、精心组织提案工作宣传。在电视台开辟《为民建言献策,助推改革发展》专栏,宣传一批重点提案。通过宣传重点提案形成过程、办理过程及办理成效,宣传提案的重要进程和积极成果,提高社会各界对提案工作的认知水平和关注度。通过常规宣传,提高提案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通过提案信息公开,提高委员履职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一年来,省、市新闻媒体共刊(播)发有关提案方面的信息和稿件33篇。其中,《江淮时报》4篇,市电视台播发新闻29条。表彰优秀提案14篇,提案工作先进承办单位13个,先进承办个人22名。
五、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常委会把提案工作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途径,摆在突出位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合力。完善专委会参与提案工作机制,邀请提案者参加调研视察活动,推动提案工作与政协其它工作的有机结合,加强与党委督查部门和提办双方的联系配合,促进提案成果转化。二是规范工作流程,强化制度保障。抓好《提案工作条例》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围绕健全提案办理协商制度开展调研。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提案文本和答复意见全部上网,促进提办双方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四是坚持开门办案,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提办双方现场调研、视察、座谈等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
 
三、2016年工作建议
 
2016年,我们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重点,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注重发挥提案办理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积极探索提案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提高提案工作科学化水平。
、夯实提案工作基础,提高提案质量。广大政协委员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发挥主体作用,增强质量意识。市政协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党政所需、群众所盼的问题,为广大政协委员做好服务工作,精心选题,深入调研,加强知情明政服务,形成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提案。提案委员会要严把审查关,加大并案力度,确保交办的提案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重视政协履职成果转化工作,将大会发言、调研视察报告转化为提案。发挥专委会优势,探索开展界别提案征集工作。
二、加强提案督办调研,提高办理实效。研究新形势下提案督办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督办思路,丰富督办形式,完善督办机制。精心遴选重点提案,广泛邀请政协委员和承办单位参加重点提案调研、视察和界别活动,增强提案办理实效。开展提案工作“回头看”活动,对承办大户进行走访督查,推动提案建议落实。对委员多年提、反复提或反馈不满意的提案开展专题督办,提高办理实效。
三、加强提案宣传工作,扩大提案社会影响。加大提案信息公开力度,提案文本和答复意见上网,接受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强对优秀提案、提案工作先进承办单位和先进承办个人的宣传,调动广大政协委员和承办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加强重点提案宣传,突出宣传提案在实际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四、多措并举统筹协调,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对提案工作的组织领导,主席会议遴选重点提案,政协办公室协调提案督办工作。完善提案审查方法,加强提办双方信息交流。提案委员会参与提案撰写、提案办理工作全过程,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及时向提办双方反馈办理信息。
各位委员、同志们,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全局性工作。做好提案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中共天长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不断开创提案工作新局面,为天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