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09 16:58:40 浏览:2060 次
【字体大小:

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924,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陶承德的带领下,对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S205天冶路路面治超站、源头治超货源单位郑集采石厂,汊涧镇客运站和益民低碳物流园等相关单位,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市交通运输局关于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在实地察看和听取通报的基础上,委员们就如何进一步规范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现状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不断规范,客货运输、安全生产、商贸物流和维修驾培等方面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客运企业5家,货运企业24家,二级以上维修企业63家,驾校6所;客运站11个,营运车辆6419台(其中:班线客车444台、出租车362台、公交车150台、普通货车5402台、危货车61台);物流企业71家,物流园区2个(益民、景弘)。

1、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客运管理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实行市场化运作,我市农村客运全面形成了总公司统一管理、分公司具体运作的分线分级管理体制。在运营模式上,逐步建立“一镇、一网、一运”、“城镇客运主线与镇村客运支线捆绑”为主的运营模式,全市所有村(社区)实现村村通客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经营,鼓励原个体业主优化组合、兼并收购,做到农村客运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目前,已建成农村等级客运站9个、便民候车亭76个、招呼站牌165个。农村客运管理模式得到交通运输部的充分肯定和有效推广。

2、强化货物运输市场秩序维护,建立源头治超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治超工作领导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联合整治”的工作格局。细分治超各个环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拓宽源头治超监管模式;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加强对全市重要货源单位和运输车辆的全天候监督;实行执法人员按月轮岗驻站和双向流动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跨省协作互动机制,签订《区域联动治超工作协议》,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跨区域联动治超工作。去年,我市源头治超工作获得省交通运输厅表彰奖励。

3、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安全监管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切实开展各项安全专项行动。特别是水上渡运安全,坚持每月和重大节假日开展渡口、渡船安全大检查,全市水上渡运连续25年无事故发生,总结形成了天长水上渡运安全管理经验模式,渡运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去年9月份,我市作为全国唯一县级政府应邀出席在张家港召开的全国渡运安全监管现场会并作经验交流发言。

4、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编制发展规划,加速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调研,编制了现代交通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今年8月份,又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滁州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决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3-5年我市现代物流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年初以来,通过开展物流“发展规划年”、“重点项目推进年”、“限上企业培育提升年”等“三个年”活动,重点加快益民低碳物流园、天长联合景弘物流二期、安徽全球通物流有限公司二期、友联物流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物流项目建设投入将达3.6亿元。

5、引导协会开展行业自律,倡导公平竞争,推进驾培业健康发展。研究制定了《天长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许可工作方案》,新许可驾校5家,为市民学驾提供便捷条件。今年,针对部分驾校非法设立报名点、培训点扰乱驾培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现象,开展了“重点整治挂靠经营、乱设报名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整治活动,共清理非法报名点、驾培点40余处,有效维护了驾培行业市场秩序。同时充分发挥驾培行业协会作用,实行行业自律,促进驾培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 存在的问题

1、农村道路管养不够到位。农村公路管养不到位的问题比较明显,“建”上投入较大,“养”的资金和人员相对不足,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侵占、损坏公路行为时有发生。由于管护不到位,部分路面存在质量不高、通达通畅不深、晴通雨阻等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经济社会效益。

2、运输行业监管有待加强。物流运输市场车辆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挂靠经营、乱停乱放现象;货运车辆特别是渣土车、搅拌车超限超载超速时有发生,源头治超存在反弹风险;出租车市场黑车经营比例增加,监管力度急需加大;农村部分客运班线开通不够正常,城乡客运一体化有待完善;车站管理不够规范,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部分设施形同虚设。

3、物流业发展思路不够清晰。我市物流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基础薄、分布散、规模小,与“大物流”发展思路还有很大差距。物流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偏低,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滞后,同时缺乏明确的统筹协调、建设发展组织机构。

三、意见和建议

1、以考核促管理,实现农村公路管养新突破。建议与各镇(街道)政府签订农村公路管养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镇(街道)岗位目标考核范围;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机制,实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对辖区内农村公路的监督管理;遵循多方筹措、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做到正常养护经费必须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交通、公路等部门要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市、镇两级将养护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积极引导沿线村民投工投劳养护农村公路;加强路政管理,重点要加大对在农村公路上占路为市、打场晒粮、挖掘路肩、违章搭建等行为的惩处力度。

2、以监管促服务,实现秩序形象新突破。加强对货运车辆特别是挂靠运营车辆的监管,积极推进应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和行车记录仪、三品检测仪等先进技术,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联合整治,确保治超取得实效。强化交通、公路、农机、土地、交警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保持治超高压态势;要落实镇(街道)辖区治超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镇(街道)的主导作用;要加大基础投入,建设远程联网无人值守视频监控系统,提高科技治超水平;要加大对城区周边渣土车、搅拌车超速、超载、乱闯红灯行为的监管惩处力度,这类车辆必须悬挂放大清洁醒目的车牌号码。加强出租车行业的规范管理,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对出租车经营者、驾驶员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对黑车运营依法进行打击处理;同时结合我市交通运营现状和汽车站南迁的实际情况,建议适当增加营运出租车辆,通过堵塞结合,规范出租行为。加大维修、驾培行业管理,城管、公安、工商和交通等职能部门要加强联动,经常性开展规范维修驾培市场专项行动,形成联合治理长效机制。加大农村客运班线投入并给予适当补贴,确保农村客运班线开得通、留得住。加快推进新客运站建设,加强对老客运中心的监督管理,派驻客运站运政人员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加强营运车辆的安全例检,防止超员、带病车辆运行。加快推进天长至金牛湖快速客运班线建设,确保20146月开通,并将此民生班线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加以落实,实现与宁天轻轨无缝对接。

    3、以调整促转变,推动物流业发展新突破。加快落实有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参加的协调和统一的管理机构,研究制定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紧制定天长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充分结合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城市建设规划、土地资源供应能力、交通建设等因素通盘谋划,同时还要与全市物流企业发展要求以及周边区域物流业发展动态等有机衔接,使规划体系在实践中管用。着力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的物流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将物流服务业务和仓储、运输等物流资产从主业中剥离出来,实行外包。整合重组现有物流资源,通过对现有码头、货场、仓储及已建或在建专业性市场等进行改造、整合、重组,促进传统物流企业经营模式转换升级,改变物流企业弱小、分散、功能不全的现状,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扶持益民、景弘等物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公路客货运输业的优势,发展省际、城际客货运输专线服务和多式联运、快速零担、快速配送、保时保鲜运输等业务。逐步加大物流产业基础设施投入,建议在城区四个方位建设相应的货运车辆集中停放场地,加强规范管理,以满足物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