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3-02-17 16:10:59 浏览:2283 次
【字体大小:

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1020,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副主席毕玲的带领下,对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市委常委、副市长朱发贵应邀参加活动。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我市中心血库,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市卫生局关于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在实地察看和听取通报的基础上,委员们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无偿献血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天长市中心血库创建于1992年,经历了从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发展历程。中心血库自创建以来,一直由市卫生局委托市人民医院管理,受医院条件所限,血库在人力和设备投入方面保障不足,2009年被停业整改,曾一度由滁州血站代管代供,这种采供血模式使我市血液供应失去了自主权,以致血库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全市医疗急救用血。20107月第27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对血库建设工作进行研究,同年成立了市无偿献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具体负责无偿献血日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卫生局积极组织实施中心血库建设工作,市人民医院垫资80万元,为市中心血库添置和更新了设备。20113月,市中心血库通过了省卫生厅血液中心验收,目前,全省仅天长、岳西两家县(市)级中心血库得以保留。

我市中心血库现有在职人员11人,配有3名副主任,未配备主任,同时也承担市人民医院输血科职能。虽人少事多,但中心努力克服困难,保证了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了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多年来安全采供血零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

1、无偿献血自觉性不高,献血队伍单薄。公民对无偿献血的科普知识、重大意义和法律法规知晓不够。不少人认为献血会影响健康,对无偿献血有疑虑和抵触,一些无偿献血者被讽刺挖苦,献血积极性受挫,一些人认为献血无偿而用血有偿,误以为献的血让医院赚钱了,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无偿献血队伍的发展。目前,全市无偿献血队伍仅2000多人,无法满足正常的临床用血需要。

2、设施设备老化,急需进行更换。结合上级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来看,中心血库一批设备已经老化,急需更新。如:2001年由省卫生厅配发的采血车运行超过十年,现已超期使用,2011年省血液管理中心在技术审查报告中作了“较破旧,空间狭小,不能满足服务要求”的不合格评价,属整改项目。又如:谷丙转氨酶快速检测仪、贺利氏大容量冷冻离心机等工作设备急需配备和维修更新,以提高血液检测质量,减少因转氨酶高而造成的血液报废数量。同时,全省联网的血库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建立。

三、意见与建议

1、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壮大无偿献血队伍。建议市卫生行政部门、献血办要进一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户内外显示屏、网站、交通载体、文艺表演等方式和平台,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的法律法规、政策、重大意义、科学知识,开展无偿献血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镇村”活动,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宣传、引导的覆盖面同时,大力宣传无偿献血的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教育引导群众。可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卫生局网站等平台动态公布无偿献血、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等信息,消除群众对无偿献血的顾虑和误解,充分调动适龄健康公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不断壮大无偿献血队伍

2、逐步加大投入,进一步提供财力物力保障。建议政府逐步加大投入,进一步保障中心血库工作经费,确保血库更加有效运转。2010年市人民医院垫付的设备资金,建议市财政给予适当补贴。每年工作经费由市财政局、市卫生局根据每年的实际需要进行核算后,建议将差额部分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对于血库即将报废的设备(谷丙转氨酶快速检测仪、贺利氏大容量冷冻离心机等)建议适时予以更新。我市唯一的一辆献血车,被省血液管理中心列入整改项目,建议予以更新或借鉴全椒县做法,建设“献血屋”替代献血车,为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提供新阵地。

3、强化监督管理,常鸣采供血安全警钟。建议市卫生行政部门对有关单位实施献血计划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依法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中心血库血液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常鸣采供血安全警钟,继续保持安全采供血零事故,最大限度保障献血公民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无偿献血公民等群体中聘请无偿献血工作社会监督员,对无偿献血实施社会监督,让社会监督员成为无偿献血的知情员、监督员、宣传员。进一步畅通无偿献血建言、投诉渠道,严厉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法制化运行。

4、建立无偿献血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根据无偿献血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议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红十字会采用多种形式对无偿献血累计1000毫升以上的公民和组织管理献血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每两年进行一次表彰奖励,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鼓励。建议我市依法建制,将无偿献血工作作为单位岗位目标考核或文明单位评选的一项考核内容。对没完成无偿献血工作任务的单位岗位目标考核进行扣分或不允许评为文明单位。强化政府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工作格局,进一步缓解“血荒”,确保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开展,切实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