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 程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市面貌逐步得到改观。红草湖湿地公园里市民的晨练、滨河公园旁清婉的地方戏曲、图书馆内求知若渴的人群,无不彰显着天长现代文明的气息和清新雅致的魅力,天长正以崭新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成绩有目共睹。虽然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城市管理仍有不少弊病,城市管理与人民群众的所期所盼尚存一定差距。突出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违建多。老城区乱搭乱建房屋,乱砌围墙,城乡结合部乱建小产权房屋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交通乱。市区行车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特别是上下班和学校放学的高峰时段,建设路、新河路等路段以及中小学校门口车辆多、交通堵、隐患大,加之机动车强行加塞、抢道、逆向行驶、乱停乱放、随意掉头,行人乱穿马路、乱闯红灯,酒驾、醉驾等现象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交通混乱、车辆拥堵。
三是卫生差。市政施工中,电力、通讯等部门在大街小巷反复挖掘管道,加上建筑工地沙石泥土的随意堆放,渣土车的四处通行,尘土飞扬,泥沙满地。加之市民环卫意识较差,乱扔垃圾,随意损毁环卫设施现象频频发生,致使背街小巷环境卫生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四是污染重。汽车尾气、建筑垃圾和渣土车的扬尘、家庭的过度装修、爆竹和散布于居民小区的茶水炉、小浴室以及路边烧烤摊释放出的大量烟尘,废旧电池随意处置和丢弃,不经意间污染着土壤和地下水,破坏着我们的环境,影响到市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五是摊点乱。仁和路、建设路等人口密集地段,菜市场、中小学校、商都以及天发广场周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和商家店铺出店经营现象反复。加上市区一些洗车点、烧烤店等店铺因店内空间不足,也常常出店经营,摊点收摊后、垃圾遍地、油渍到处。
六是噪音杂。街头车辆随意鸣笛、大吨位货车驶过震耳欲聋、建筑工地的轰鸣声、燃放烟花爆竹的尖啸声、商铺促销的鼓噪声以及娱乐场所的呐喊声,已经成为扰民的噪声,不仅干扰市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且危害大家身体,甚至诱发突发性疾病。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二是管理手段工作不到位。三是市民素质有待提高。
未来几年,是天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切实把强化城市管理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加快集聚生产要素,积极吸纳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全市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强大动力。
为此,我们建议:
一、明确重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针对目前存在的状况,要提升我市城市的整体形象,我们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见成效。一是实行区别对待,破解“统筹难”。 规划、住建部门对老城区要采取能改则改,当留则留的原则,适度改造严重影响城市风貌的破旧建筑,适度增加公共设施和绿地;新城区要注重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并逐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保护措施。二是突出“治旧控新”,破解“拆违难”。 城管执法部门要分级分批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拆除老的违章建筑;要通过加强源头管理有效避免新的乱搭乱建现象出现,一旦发现新的违章建筑,要第一时间劝阻、第一时间处置,从源头上堵住“两违”建筑的产生。三是加强整治改造,破解“治污难”。城管、公安和环保部门要注重对污水污物、噪音污染、烟尘污染以及城乡结合部垃圾等污染问题的治理,通过不断提升道路配套设施、绿化环卫、污水管网等硬件条件,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逐步改善市容市貌。四是采取疏导治理,破解“行车难”。公安、交通部门要通过整合资源、挖潜改造,最大限度利用临街院落,增加停车场;要推行分区域、分时段、分车辆限道限速通行办法,加大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五是坚持惩防并举,破解“治乱难”。城管、工商等部门对“乱摆摊点”现象,要首先开展说服教育工作,缓解对抗情绪;对“乱贴广告”现象,城管部门要加大清理力度,公安部门要对当事人进行训诫,工商部门要对制假售假行为进行重罚;对建筑工地乱象,住建部门要加强对施工单位行为的规范,城管、交通部门要分时段,划路线对渣土车运输进行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严管重罚,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
二、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规范管理
抓好城市管理,关键要靠好的运行机制。建议我市从内部管理入手,逐步健全完善执法检查制度、案件处理制度、举报受理制度、评议考核制度等一整套内部管理制度,切实形成依法管理、科学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强执法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执法行为。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管理的办法和措施,真正从源头上进行防控,从制度上进行规范。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依然存在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的情况,建议市政府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职责,以确保城市管理依据合法,程序合法,管理到位。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建设美好城市、美好家园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管理好美好城市更需要全体市民身体力行,要倡导人民城市人民共同管理的理念。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契机,加大法律法规宣传。以开展宣传教育为切入点,结合开展城市管理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对广大市民进行城市管理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宣扬正面典型,曝光“脏乱差”,深入开展城市管理宣传教育,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形成舆论宣传有力、市民认识到位、公众参与广泛的城市管理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市民自觉维护城市形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