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专栏 > 全体会议

全面提升园区服务功能 助推工业经济腾飞

发布时间:2013-02-17 10:39:17 浏览:1587 次
【字体大小:

市政协委员   郭建军

 

天长经济开发区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也是打造“千亿天长”、实现“两个冲刺”的重要载体。截止2012年底,园区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亿元,累计开发面积21平方公里,实现了“十一纵七横”的路网建设,园区道路总长达50公里铺设排污管道80公里,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主干道、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入园企业已达295家,177家建成投产,集聚人口4万人以上。

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与人口的不断集聚,入园企业的现实需要和配套服务设施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按照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要求,配套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总体规划粗放,配套服务产业规划相对滞后。园区建设起步于200310月,2004年即遇上了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初期的建设为了抢抓进度,赶上这趟末班车,园区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拉框架、建平台、引企业、强规模上,园区总体规划缺乏严密科学的论证,从而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和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安排的合理性,导致园区建设布局难以细化,项目布局“随意割肉”现象偶有发生。尤其是配套服务功能不能适应新城区发展的需要。

2、生产性配套设施相对滞后。一是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现有的垃圾中转站已不能适应园区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的需要;区内污水管网虽基本建成,但与市区污水管网未全部联网。二是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水平仍然较低。园区内至今仅有一家金融服务网点,物流服务形式单一,企业物流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尚未形成物流体系,滞后于实际需要。三是公共服务、技术研发、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尚未到位,面向园区企业的劳务、法律、咨询、策划、创意设计等中介服务业服务能力较弱。

3、生活性配套设施仍不完备。早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没有按照建设城市的功能标准去建设园区,致使园区缺乏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出现了白天热热闹闹、晚上冷冷清清的现象。与先进地区园区相比,其医疗、教育、文化、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欠缺,功能不够完备,不能充分满足园区内企业的现实需求,降低了对新项目的吸附力和承载力

4、行政综合管理服务职能相对弱化。 开发区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职能还需进一步明确并落实到位,以便及时解决和处理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对企业“一站式”服务的实效。

为全面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助推工业经济进位赶超,跨越腾飞,为此建议:

一、高起点编制园区总体和配套服务产业规划

定位“国内一流”,重新修订和完善园区总体规划,要按照能满足落户企业各类需求的总思路,抓紧编制主导产业规划,尽快实施配套服务业发展规划。在规划的内容上,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产业的组织引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配套功能的完善,进一步突出园区的“城市功能”。发挥规划对园区整体布局、重大项目摆放和园区产业分工的指导性作用,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要通过总体规划、主导产业规划和配套服务产业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实现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拓展开发区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空间,避免开发区成为工业“孤岛”。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城市化园区

一是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抓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抓紧规划并建设企业生产所急需的污水处理、增加垃圾中转等基本配套设施。实施园区建设货运码头的规划,并力争早日建成使用,切实降低园区内企业的货运成本。

二是加快推进开发区综合服务中心、蓝白领公寓、职教园区、物流园、商业综合体等配套服务项目的建设,尽快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

三是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建设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议结合园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在加强园区生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和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增加对生活配套区、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民生设施建设的投入,整合园区各企业需求,建设直接为园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的配套产业小区和配套街区,改造提升传统生活服务业,推动完善园区的三产服务功能,基本满足园区企业和职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提升开发区服务业水平

一是完善鼓励物流业发展政策。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景弘物流园等加大投入,引进应用现代物流新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园区物流中心。加快我市中小物流企业整合,培育龙头企业,鼓励物流企业进入物流园区经营,逐步改变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

二是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园区建设的政策。协调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即将落成的综合服务中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园区创办中介服务机构,为入园企业提供金融、电子商务、法律、咨询、会计、劳务等方面的服务,使之成为园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三是落实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技术引进、成果转化、专利孵化等专业服务,提升园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着力提升开发区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按照“依法合规,能放则放”的原则,通过授权、委托等方式,将有关审批管理权和行政执法处罚权下放给开发区管委会,保证管委会代表政府在区内行使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增强开发区自主管理能力,提高运行效率。

 二是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内部管理机制。开发区的内设机构应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内设机构,实行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两分开,杜绝“因人设事”、“因人设机构”的现象。应强化为招商、项目、融资、管理等服务的内设机构,保证重要内设机构在开发区的主导地位,使企业在开发区内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和管理。

当前我市经济开发区正在积极冲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积极营造关注开发区、支持开发区的浓厚氛围,努力把我市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备、配套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