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民营经济研究会
一、民营经济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会议通过交流和分析认为,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呈现五个方面的特点:
1、全民创业蔚然成风。从数量上看,上半年我市新增私营企业475户、同比增长52.7%,创历史新高。新增个体工商户1291户、同比增长2.6%,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分别达3611户和17645户,位居全省第一。上半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7.6亿元(含契税),约占工商税收的82%,占财政收入的70%。
2、重点企业增长较快。全市三十强重点骨干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114.89亿元,同比增长56.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销售产值111.5亿元,产销率97.1%;销售收入108.84亿元,同比增长52.3%;利税总额7.47亿元,同比增长72.9%。在三十强企业中,1-6月份产值增幅超50%的有22家,只有3家企业增幅在30%以下。
3、新兴产业发展提速。从上半年统计数据来看,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全市光伏企业由2010年的7家发展为13家。上半年实现产值6.6亿元,同比增长137.5%,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其中超亿元企业2家。目前天长吉阳光伏、合众新能源、英发光伏科技、汇晶多晶浇铸、百盛电池组件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4、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实施工业投资项目约165项,总投资61.3亿元。截止6月底已完成投资28.8亿元。其中吉阳新能源总投资50亿元的年产2GW(2千兆瓦)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已完成征地和一期厂房建设,预计8月底正式投产。天康集团总投资26亿元的年产8000万安时标准纳米钛酸锂电池项目,6栋4.5万平米标准厂房建设竣工,4条锂电池生产线安装完毕,目前处于生产设备调试中。另外,天大集团总投资3.5亿元年产10万吨pp重型复合包装袋生产线等重大项目也进展顺利。
5、行业结构日趋合理。上半年新增登记私营企业475家,其中制造业为189户,占39.8%;批发和零售业为187户,占39.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54户,占11.4%。制造业和三产服务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充分说明了我市民营经济行业结构日趋合理和优化。
6、外贸出口增幅较大。截止6月底,全市外贸进出口2.51亿美元,同比增长33.1%。其中出口2.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滁州市4.4亿美元的53.3%。无缝钢管、医疗用品、服装、电子元件等产品的增幅分别为20.5%、64.5%、57.7%、45、4%。今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有望连续11年位居全省第一。
二、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与会同志认真地分析了上半年民营经济发展的形势,找出了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即“三难一累”(融资难、用工难、用电难和心累)。
1、融资难。国家银根收紧,银行准备金率上调,进一步减少市场资金的流动性,不少商业银行只收不贷,即使收回再贷,也要层层上报,时间较长,且不能按原先规模投放。导致企业不是资金链中断,就是高息向民间借贷,影响企业的规模扩张和转型升级,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
2、用工难。电缆、仪表、玩具、电子、服装、医用注射器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短缺,开工不足,用人成本不断攀升。一方面,企业老板反映,现在有些年轻工人传统美德教育缺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责任心,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企业上班时间长,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差,且又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很难留得住工人。
3、用电难。从座谈交流情况看,电力保障将是严重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电力供应紧张,为确保电网正常运转,随时拉闸断电现象时有发生,企业叫苦不迭。今年秦栏变电设施因雷击被烧坏,停电几天,十几家光伏企业平均每家损失十几万元。
4、心累。企业主感到心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少数执法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受贿问题被查处,导致相关职能部门的干部不敢同企业接触,本来一些正常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等工作也因此而中断;二是上级税务部门对一些重点骨干企业进行税收稽查和大面积清收陈欠税,不少业主人心惶惶;三是少数行政执法部门中掌有实权的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态度傲慢,有的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不少单位负责人会上表态很好,但真正去办事时,具体办事人员却又是一回事,办个证跑七、八趟,十几趟,人累,心更累。
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变危为机,着力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推进现代企业改造。会议认为:目前,美国的国债危机和国内人民币持续升值,金融部门的银根紧缩,劳动力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用地指标日趋艰难,这五大因素给下半年民营经济的发展必将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不利因素的叠加,所造成的冲击力将大大超过08、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因此,大家对下半年民营经济的发展,既充满希望,又深感压力太大。压力使不少中小企业对未来形势看不清,不能够及时进行资产重组和现代企业改造,进而变危为机,有效地化解风险,加快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更加开明,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联系帮扶、亲商、护商的重要举措。在这一方面,秦栏镇的企业家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认识到光靠以前的遥控器、高压包已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光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很难将企业做强做大,为此他们采取强强联合、抱团取暖、造舰出海的方式进行资金重组,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了新的“秦栏现象”。这就是以陈金桃、李运朝等企业主组建了汇晶新能源公司;以刘宏、胡必林等企业主组建了合众新能源公司;以张发玉、王长才等企业主组建了英发光伏科技公司等等。这十几家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通过资金重组,实现了现代企业的改造,形成新的集团公司。这是他们应对新的危机所采取的正确决策。
据了解,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度过“三荒”(用钱荒、用地荒、用人荒)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政策就是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加快现代企业的改造。对兼并重组后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或自主创新的将给予税收减免和财政补助。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抓住秦栏这一典型,进行认真总结宣传和推广,引导企业,特别是电缆仪表等六大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进行以资产重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文件,指导和规范企业兼并重组的行为,对重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2、优化环境,着力提升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市委、市政府出台市级镇(街道)领导联系骨干企业的制度后,企业老板对加快发展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问题是如何加强督查,持之以恒,使亲商、护商的举措真正落到实处。为有效地消除税务稽查等给企业法人代表带来的阴影,建议税务部门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将服务寓于执法之中。鉴于我市不少企业缺少财务人员、管理水平差、建账不规范问题,建议由市财政局牵头,国税、地税部门参与,一是分期分批对拥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并派人上门指导,规范企业的纳税行为;二是鼓励和支持专业会计服务公司发展,对中小企业进行业务代理;三是对全市18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议税务部门组成结对帮扶小组,主动上门进行会计业务知识培训和纳税知识宣传,引导企业合理规避有关政策风险。对有关涉企检查评比活动,建议实行报批制,检查之前,要向市分管领导和联系领导报告;对30强企业的检查,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告。
3、想方设法,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三难问题”。在融资上,建议金融部门在传统金融服务基础上,争取上级行的支持,根据我市民营企业实际,量身订做,推出成本合理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创新金融产品。要积极向上争取规模指标,提高民营企业信贷覆盖率,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要积极鼓励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让草根资金支持草根企业。要通过金融创新,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体经济。在用工上,建议政府加强宣传,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打造企业文化,以感情、环境、待遇留人。建议市政府在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其它园区及工业集中区建职工花园式公寓,并配好各种文化娱乐休闲设施,以租赁的方法,让企业安置外地来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对重大项目允许企业择地建专家楼。在用电上,建议科学调度,及早安排,提前告知。在工业用地上,进一步实施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土地整治项目,将有限的土地指标向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倾斜;必要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零征地扩张,拆旧房建高层,向空中发展。同时,要对闲置土地进行彻底清查,按规定及时处置,以盘活存量土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