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江淮时报 | 共商共议共治 绘就生活“幸福画卷” ——天长市政协民主协商促进居民小区治理

发布时间:2025-05-09 09:45:00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25 次
【字体大小:

24小时暖心服务、上门清洗家电、扩建停车位、幼儿照料室、举办百叟宴……说起天长市千秋街道千秋社区碧桂园壹号公馆小区的物业服务,业主们都信服地对住社区的政协委员们竖起了大拇指。

近两年来,该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积极融入社区居民群众间,通过共商共议共治促进居民小区治理,以“多协商、优服务、聚合力、补短板、破难题”为协商治理路径,在深化民主协商促进和谐共融、凝聚共治合力上持续发力,下足功夫,催生了共商共议共治的小区治理联合体,广大小区居民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促进和谐共融——

民主协商推动居民当好主人翁

“咱小区电动车停放位不够,充电接口也要增加一些。”“小孩没场地玩耍,希望有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在广陵街道土城社区化肥厂安置小区的“和谐协商亭”里,居民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向住社区的政协委员吕志丹反映诉求。

“协商亭虽小,功劳却很大。”在每月定期举办的“邻里和睦议事日”,“和谐协商亭”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值班员”——住区政协委员、居民议政代表、网格员等,他们认真倾听居民诉求,对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协商议事、协调解决,政协委员们引导大伙儿开展“有事好商量”活动,平心静气地讨论问题、化解矛盾和纠纷。

为更好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天长市政协着力织密“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组织体系,协助推动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等部门在全市23个城市社区618个小区全覆盖建立小区治理网格党组织,政协委员们积极指导小区搭建“民主议事亭” “和谐协商亭”等民主协商议事平台,要求千秋、广陵两个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住街道政协委员引导各小区业主委员会党员、物业企业党员、住小区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党员等在小区“亮身份”“当先锋”,通过多方提事、协商议事、联动办事,推动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违章搭建、基础设施提升、物业费规范化管理等一批难点、堵点问题。

天长市政协还以“红色小区”创建为切入口,协助有关部门持续健全“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政协委员”多方联动模式,政协委员主动参与议事协商活动3100余次,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糟心事4300余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居众满意。

凝聚共治合力——

让委员在协商治理中有所作为

“咱家孩子被邻居家的宠物狗抓伤了腿,住小区的政协委员张同志、胡同志从中为我们做了不少调处工作,多次调解终于化解了纠纷。”说起政协委员发挥的调处作用,家住千秋街道园林社区广厦花苑小区的祁女士感激不已。

“我们作为党员干部、懂法规的政协委员,一直想为社区居民做点有益的事情。”市政协张会玉、胡林他俩接到小区调解纠纷求助电话后,立马前去召集双方当面协商,在说法论理的基础上,用温馨和善的语言讲明了利害与得失,很快化解了两邻家的纠纷矛盾。截至目前,市政协委员参与化解小区物业纠纷、邻里纠纷等“鸡毛蒜皮”事项185起,调处率达99%。

千秋街道同心社区党总支书记孙晓峰介绍,住社区的7名政协委员热心组织社区里的退休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战士、老模范、老工人等56名“六老”人士,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和谐文明社区建设中来,为调动老同志们参与小区治理等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政协委员协助同心社区成立了10支“夕阳红”老年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理发、爱心缝补、爱心交换等活动。

为聚焦居民所盼、小区所向、退休老同志所能,天长市政协协助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市老干部局、市老龄委在23个城市社区创新打造“党支部+老党员工作室+志愿服务团队+政协委员”模式,全面推进“老年之家+暖心小屋”建设,创办“李二宝法治工作室”“老兵孙学忠解纷工作室”“杨大妈说和工作室”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老同志调解工作室,政协委员们积极参与、引领组建各类银发志愿服务队350余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500余人次,引导退休党员、老骨干以及社会公益人士实现从“在岗履职尽责”到“老有所为献余热”的角色完美转换。

本报通讯员 范学琴 翁玉基 宣金祥

20250711090430583_eb44wo13.pn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