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省政府《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分类建设、从容建设,由点及线、连线扩面,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市于2024年开始实施了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的有汊涧镇长山村、金集镇井亭村、永丰镇三元村、冶山镇福盛村等,未来还陆续有其他乡村列入建设范围,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
近期,我们走访了部分建成的乡村,在已建成的项目中,大都包含了立面改造、环境整治、绿化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内容,这些工程总体来说,规划设计做得不错,施工质量也是比较好,群众满意度较高。但结合前些年建成的美好镇村建成后续情况来看,也存在部分担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设施容易出现损坏。前些年建成的美好镇村项目,建成后两年内,部分村民以及外来人员对设施爱护程度不够,出现部分损坏(如道路路牙石、路灯、室外木制坐凳、健身器材、绿化苗木等),因造成损坏的责任区分不清,质保期满后,原施工单位不修复,新修复的资金难落实,导致修复的进程不快。
二、日常维护管理不佳。建设项目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专项债,建成后交给村组,由于没有专门的物业参与,所有的管理均依赖村民自发完成,没有专门的经费,导致维护管理效果不佳(主要反映在河塘沟渠有垃圾、路灯照明时间短少、绿化苗木死亡率高)。
建议:
一、在项目设计施工时,对材料的选用,除了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外,更要注重牢固、耐久。例如室外部件,尽量少使用木质材料,可以使用仿木质的混凝土达到同样的效果;绿化苗木不宜选用名贵的品种,尽量选用本地的品种;尽量减少草坪的使用,因为草坪的维护费用较高;灯具尽量少采用地灯、低灯,防止人员触碰。
二、加强群众管护意识,通过宣传引导,让村民做到,爱护好自己身边的环境,管护好自家的家前屋后,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三、公共区域,可以尝试几个相邻的村联合引入社会经营性管护,解决公厕保洁、道路管养、路灯维护等,做到社会经营性管护和群众自发管护的有机结合。
四、部分公共建筑,尝试引进社会资本运营,将场所出租盘活避免闲置,开展农家乐、民宿、直播带货等活动,增加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相关部门予以引导、扶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