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文旅配套作为文化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旅配套是指为了配合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而设计的各种设施和服务,其作用不仅仅是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更重要的是为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出一个完整的旅游生态系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体验。
我市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3A级景区5家(龙岗抗大八分校纪念馆、釜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井亭生态旅游度假区、汊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红草湖湿地公园),2A级景区2家(护国寺、天长市国粹经典书画名家艺术馆。2022年12月正式运营的天长市文化艺术中心,包含天长市博物馆、文化馆、大剧院、美术馆、科技馆、少儿图书馆等功能分区。
如何用好这些资源,擦亮我市文旅名片,让游客感知天长红色文化、古城文化、孝文化、生态湿地、江淮民居等特色文化与自然生态,为其带来具有天长特色的文化生态康养旅游体验,因此,文旅配套对文化旅游项目至关重要。关于文旅项目配套产业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乡村旅游存在道路设施较差、卫生设施不足、休闲场所卫生环境堪忧等问题,且旅游项目单一,只有简单的吃、住、棋牌和观光,服务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消费者体验。
二、资源整合效果不明显。许多红色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未能与具有当地特质的自然资源、传统节日相融合,缺乏地域特色,旅游形式单一,内容较为枯燥且经济价值未得到有效挖掘。
三、产业融合发展显不足。文旅产业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我市文化旅游仍停留在传统文旅阶段:产业发展动力主要依靠对原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收手段单一、运营效率低下。文旅产业链亟需完善,与区域产业发展进行整合和协同发展。
为此提议:
一、配套基础服务设施。打造游客驿站,提升旅途便捷度,避免出现“路过式”旅游,通过打造优质食宿服务延长停留消费时间,并引进提升商业、产业街,通过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环境和服务,从而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例如,游客也可以在宾馆里体验舒适的住宿环境,品尝天长美食,购买纪念品,体验娱乐活动等,从而深度了解天长市的文化和特色。
二、打造精品示范案例。由市主管部门牵头,在全市有侧重、有计划地打造精品文旅项目点,通过以点带线、连线成面的方式,用好现有资源,保障项目质量。例如,在高邮湖生态休闲观光带、滁州江淮分水岭风景道沿线等地,侧重设计打造成熟项目,让天长市文旅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统筹多方力量,推动旅游驿站建设从单中心向多中心、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可持续运营模式。通过多主体的参与,在个性化旅游的同时,努力展示地域风情,让风景线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的窗口。同时也可利用游客驿站平台,进一步打造旅游新业态,通过直播、农特产品销售、民间艺术体验等形式,进一步助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增收。通过优化旅游的资源配置,提高旅游产业的效益,通过文旅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带动城乡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