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缓解停车难,方便群众出行
提 案 人: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刘纯、孙尚彬、杨士明
主办单位:市住建局
答复单位:市住建局
答复时间:2019年7月9日
答复内容:你提出的关于缓解停车难,方便群众出行的提案已交我单位办理,现答复如下:
提案提出我市目前停车难存在四个方面典型现状,一是历史欠账多,停车供需矛盾突出,车辆增加快,停车泊位少;二是医院、学校、菜场等重点地区停车难、秩序乱;三是老城区停车泊位不足制约商贸活动;四是乱停放现象影响了市容市貌,更引起更多的连锁反应。提案还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四点建议。停车难问题多次出现在历届“两会”建议和提案中,接到主办任务后,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讨论提案内容,并及时印发《2019年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承办任务分解表》,明确分管领导和承办人,积极与相关会办单位联系沟通、实地踏勘,并书面征求会办单位的意见,仔细梳理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制定相应措施,并逐步付诸实施。
一、关于完善市区停车场专项规划
1.从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优化城市交通
根据《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年)》确定的城市规模,到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5万人。中心城区范围划分成15个管理单元,对每个单元从人口、开发强度和设施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安排,合理布局城市居住用地和配套设施安排,形成合理的生活圈,减少小轿车出行频次,城市公共停车场等交通设施用地落实到相关单元予以控制。
2.从专项规划层面研究城区停车规划及交通拥堵
编制了《天长市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及城市交通拥堵研究》。该规划依据天长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人口,从停车需求总量和分区停车需求、公共停车设施布局、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交通拥堵解决等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近期建设规划方案,部分方案已于近年实施。
3.从详细规划或分区规划层面落实停车设施布局
依据城市总规,陆续编制了中心城区各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比如开发区一、二、三期控规,南市区一、二期控规,东城区一、二期控规,北城区控规,以及正在编制的老城区控规,基本实现中心城区4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控规是实施城市建设最直接、最清晰的法定规划,城市交通设施用地作为基础设施黄线,在控规层面明确到用地面积和四至坐标。
4.从重点区域规划层面落实老城区改造
针对天长老城区核心部分(护城河环绕部分约1.4平方公里),编制了《天长市老城区更新保护规划》,以保护城市肌理和历史风貌为原则,通过原有街巷尺度和建筑风貌研究,梳理老城交通,优先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绿地和休闲空间,优化老城区道路网及公交站台的设置,增加公共停车场,据此,我们完成了北护城河、西护城河改造,增加了停车位近120个,打通学府西路。
二、关于扩大停车泊位供给总量
1.加大公共停车位建设力度
近年来,我们依据规划,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增加停车泊位,缓解停车压力,坚持路内与路外平衡供应策略。根据城市道路条件、道路交通状况以及相邻区域路外停车设施供应状况,合理设置和控制路内停车供应,处理好路内与路外停车供应之间的关系。对公共和配建停车设施进行合理调配,重点在人流、车流密集区域采取多种方式增加公共停车位数量,如学校、医院、政务服务中心等地方。2015至2019年,我市新建停车场44个,新增停车位3083个(其中包括货运停车场2个,停车位316个),对公共停车场预留了充电桩建设条件,部分停车建成充电桩。详见下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地点 |
停车位 |
|
1 |
园林路游园 |
老园林路 |
31 |
|
2 |
学府路与唐人街交口游园 |
学府路与唐人街交口西南侧 |
8 |
|
3 |
新河路游园 |
新河路与广陵路交口西北侧 |
10 |
|
4 |
同心北苑游园 |
炳辉中学家属区门口 |
22 |
|
5 |
滨河公园一标 |
烧鸡公西边13个车位,景观大道6个车位,安康小区北大门12个 |
31 |
|
6 |
滨河公园二标 |
二标数码城处25个车位,翁门前5个车位,足疗城处16个车位,二标段天发广场50个车位 |
96 |
|
7 |
滨河公园三标 |
三标段景墙后边14个车位,装饰城向北19个车位, 9#地块20个车位 |
53 |
|
8 |
滨河公园四标 |
天丰广场东侧 |
32 |
|
9 |
滨河公园五标 |
白塔河大埂 |
14 |
|
10 |
仁和北路停车场 |
天长人民医院西门 |
16 |
|
11 |
老人委停车场 |
老人委院内 |
60 |
|
12 |
市民南广场 |
市商务中心南侧 |
20 |
|
13 |
城南变电所游园 |
11万变电所北侧 |
97 |
|
14 |
红草湖南园 |
天康大道南侧 |
280 |
|
15 |
广陵路与天冶路游园 |
广陵路与天冶路交口 |
13 |
|
16 |
仁和路游园 |
仁和路与天康大道交口 |
12 |
|
17 |
炳辉路交口生态停场 |
炳辉路与同心路、郑集路(96)、新河路交口 |
150 |
|
18 |
四中停车场 |
永福西路与老天冶路交口 |
18 |
|
19 |
清真寺停车场 |
清真寺南侧 |
31 |
|
20 |
9号地块游园停车场 |
时代广场西侧 |
30 |
|
21 |
烈士陵园西侧停车场 |
烈士陵园西侧 |
130 |
|
22 |
烈士陵园停车位 |
烈士陵园门口 |
50 |
|
23 |
新河南路游园停车场 |
新河南路西侧(护国寺对面) |
63 |
|
24 |
二凤渠 |
沿渠 |
40 |
|
25 |
广陵路北侧姑嫂塘地块游园、停车场 |
广陵路北侧姑嫂塘游园 |
60 |
|
26 |
天康大道与同心路交口停车场 |
天康大道与同心路交口 |
120 |
|
27 |
石梁东路北侧(沃公祠南侧)停车场 |
石梁东路北侧(沃公祠南侧) |
40 |
|
28 |
工会西侧停车场 |
石梁东路工会西侧 |
50 |
|
29 |
原农行地块停车场 |
建设东路(千秋步行街北门对面) |
15 |
|
30 |
平安南路沿路停车位 |
沿平安南路 |
80 |
|
31 |
合群渠环境整治二期停车场 |
炳辉路与万寿路交口东北(万寿桥—广陵路) |
78 |
|
32 |
南市区安置三区游园 |
南市区安置三区北门 |
44 |
|
33 |
原海事处地块游园、停车场 |
原海事处内 |
260 |
|
34 |
西护城河环境整治 |
西护城河环境整治范围内 |
56 |
|
35 |
北护城河环境整治 |
北护城河环境整治范围内 |
60 |
|
36 |
基督教堂游园停车场 |
天宝路东教堂北 |
32 |
|
37 |
天佳路与永福路交口游园 |
天佳路与永福路交口北 |
22 |
|
38 |
老天中东侧停车场 |
老天中北建设路东 |
25 |
|
39 |
广陵小学东侧停车场 |
广陵小学东侧 |
186 |
|
40 |
西湖小学西南侧停车场 |
西湖小学西南侧 |
86 |
|
41 |
天佳路北侧停车场 |
天佳与石梁路交口 |
180 |
|
42 |
千秋小学东北角停车场 |
千秋小学东北侧 |
66 |
|
43 |
缸盖公司东南侧货运停车场 |
南环路与天扬路交口 |
100 |
|
44 |
东市区货运停车场 |
炳辉路与东北过境线交口西南 |
216 |
|
合计 |
|
3083 |
|
2.新区配建高标准,老区改造谋增量
一是在新建项目时,规划部门在土地出让前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出具规划条件,鼓励增加停车配比和地下停车,不断提高住宅机动车泊位配比标准,2017年5月以来参照滁州市做法,住宅机动车位1个/125平方米,商业1个/100平方米统一提高到机动车位1个/100平方米,并对非机动车位、充电设施建设也提出具体要求,在竣工验收过程中,严格依据规划条件,并引入第三方复核机制,停车位不足不得验收,确保配建停车位同步实施到位。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物业小区机动车规划停车位约30000个,其中:地上规划停车位约12000个、地下规划及配套人防工程停车位约18000个。
二是为推动小区停车位,尤其是地下停车位的利用,提请市政府出台住宅小区停车位租售相关管理办法,规范小区停车位租售管理,维护小区业主、开发企业、物业企业的合法权益。通过部门间协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规划部门对小区停车位进行规划核实;住建部门摸排小区私家车保有量;登记部门梳理规划停车位确权办证流程;发改部门及行业协会指导租售价格区间;街道、社区宣传停车位租售政策法规。这样也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停车泊位相对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三是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停车位和绿地。目前已完成秦栏家属楼、翠微花园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今年正在改造老啤酒厂家属区、天聚山庄、饲料厂小区等三个老旧小区。
四是在老城区改建时坚持在开发上做“减法”,在停车绿地和休闲空间建设上做“加法”,如原海事处地块、西北护城河地块拆除后建设停车位和休闲空间。
3.整合停车资源,缓解拥堵矛盾
一是“整”。对市区已规划建设的停车场、长期占用停车泊位挪作他用的、停放“僵尸车”等现象,限期予以清理、腾空,恢复使用功能,还其本来面目。二是“疏”。对交通流量大的主要道路特别是车辆拥堵路段、部位,比如学校、医院等,在其周边还可挖潜的公建设施、支路等,增划一批公共临时停车泊位,实行分时段管理,合理划分限时停靠时间,确保交通秩序。三是“导”。对目前停车问题突出的大型酒店、商场等,如千秋时代广场、天发广场等人流车流集中场地加强交通引导、限时收费,充分利用其自有停车位合理停放,杜绝乱停乱放的现象。四是“改”。对城市拥堵道路交口进行改造,已实施天康大道沿线交口、情人桥交口改造工程,正在实施东门医院西侧交口改造,下一步将结合城市道路完善工程,打通学府西路、石梁东路、环城北路(红草湖北园段白塔河堤顶道路)等断头路,继续实施交口优化。
4.开放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资源
鼓励开放沿街各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为市民增加停车空间,如市政府、住建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场监督局、生态环境分局、农商行等单位停车空间已对外开放。倡导其他单位加入,增加停车位数量,提高停车位利用率。
三、关于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运营管理
1.鼓励社会化运营公共停车场
一是市城管局对建设西路停车场社会化管理经营权组织公开招标,由市中南集团汊涧客运站服务有限公司中标运营,自2015年2月实行社会化管理、有偿停车服务,运营期限为5年,严格按照市发改委审核价格收费,提供规范的停车服务。二是天佳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投资建设天佳路北侧停车场地,占地约10亩,停车位180个,总投资约300万元,2016年建成运营,目前实行收费管理,规范运行。
2.探索施行停车收费机制
尽快形成我市公共停车场收费管理机制,采取差别化费率调控停车需求和停车资源,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由高到低的停车级差价格,强化停车需求调控管理;对于同一地区公共停车设施,停车价格采取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室外高于室内的定价原则。目前老政府停车场、天佳路停车场、天发广场地下停车场等已初步建立停车收费机制,且运转良好,原江淮车队、千秋时代广场、天丰广场等停车场也在建立收费机制。我们正在对接城发集团,对目前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统一配建充电桩、增加收费管理系统,规范运营管理,实现国有资产高效运作。同时启动我市智慧停车系统建设,给合数字化城管系统、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建设城市停车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停车预约服务和电子缴费技术,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率和便捷度。
四、关于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出行
1.规范运营公共自行车,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倡导绿色出行,畅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市区公共自行车项目自2016年1月开始运营,现有站点100个、投放车辆及锁止器2000辆(个),均得到了精心维护,服务运转良好。截止目前,营运总量已达110多万次,IC卡、微信日租量各达50%,单车周转率达140%,基本满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市城管局负责对公共自行车运营的监督管理,日常督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对运营公司--杭州金通公司的车辆维护、站点管理、人员客服等实施常态化督查考核,如实通报,严格兑现奖惩。
2.合理布置停车支架,引导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市城管局会同大连豪雅公司安排专人对非机动车停放支架管理与维护,及时更换毁损支架,特别是在人流密集的农贸市场、公园、商场等区域实行定人定点管理,加强引导,确保非机动车线(架)内停放、朝向一致、有序停放,杜绝非机动车乱停放。
3.交通部门建立健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断提高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水平,逐步淘汰传统的柴油车,购置新能源车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目前乡镇公交车287辆,城市公交车143辆,其中新能源车177辆,城乡公交系统进一步完善。利用公交车、出租车、班线客车等载体加大宣传“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理念,组织公交公司开展“低碳出行、绿色公交”等公益活动,倡导绿色出行。
4.公安交管部门根据市区现有道路条件,在确保行人、非机动车安全通行的前提下,尽可能施划临时停车泊位,增加有效供给。针对目前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情况,对主要道路非机动车道施画了禁停标线,目前市区道路施划临时停车泊位约8000个。同时加大非现场采集处罚力度,加强巡逻管理,今年上半年共处罚违停车辆8000多台次,确保市区道路安全畅通,倒逼市民绿色出行。从2019年7月17开始,公安交管部门将对大货车进城现象由原来的路面查处,提升为科技管控,利用监控设施进行采集闯禁区行为,缓解市区通行压力和停车难等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