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专栏 > 全体会议

多措并举 力促我市电线电缆产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04 15:03:55 浏览:20932 次
【字体大小:
 市政协常委    

 

电线电缆产业是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就业的支柱产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多年的发展,电缆产业已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0%以上。目前全行业拥有规模企业95家,2016年度和20171-10月份分别实现规上产值449亿元、41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分别达到47.8%49.4%

一、产业发展特色

一是产业聚集度高。产业主要分布在以滁州高新区和铜城镇为核心的两个产业集聚区,已先后成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产业集群专业镇示范点。二是企业带动效应强。远东2017年产销两旺,其生产规模在省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天康集团、蓝德集团均已进入2016年度安徽省百强企业行列。天康集团是国内最早生产光缆和数据缆的企业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几家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全市一批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产品类型多。我市的电线电缆产业从最初的普通电线电缆发展为核级电缆、新能源电缆、矿用船用电缆、高铁电缆等特种电缆。天康、蓝德、安缆、晶峰分别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远东研制的“华龙1号”专用核电缆,目前在国内处于最高水平,已随中国第三代核电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电线电缆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困扰和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

1.转型升级意识不强。部分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开拓进取、合作创新的精神不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根深蒂固,由此造成多数电缆企业规模偏小,企业建设投入盲目铺摊子、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营销模式落后,品牌意识薄弱,无序竞争加剧,存在着以不正当营销手段抢占市场份额的现象。

2.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尽管这些年我市开展了“质量强市”活动,但相当一部分电缆企业质量意识不强,对自己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危害性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知之甚少。今年3月西安“奥凯电缆事件”曝光后,国家质检总局督导组对全国电线电缆主产区进行督导。在我市督导期间,发现5家企业涉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超范围生产等违法行为。同时我市通过自查发现有25家企业存在同类问题。在当前行业整体规范化整顿的严峻形势下,这些企业面临着停产、歇业的困境。

3.研发检测能力较弱。多数电缆企业受自身实力不足的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少, 技术力量薄弱,研发能力不强,低技术、低附加值的普通产品多,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在产业检测方面,目前我市仅有一个县级电线电缆检测实验室,相比于我省无为县的国家级特种电缆检验中心,我市在检测能力上逊色很多。

4.高端人才匮乏。随着产业规模的发展,产业内人才需求缺口很大,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关键技术人才等可谓“一将难求”,高素质技术人才严重缺失。一些企业虽然不惜重金引进人才,但大多数人才即使引得进也难留得住。

5.企业融资困难。电线电缆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我市电缆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一方面金融机构偏爱大企业,小微企业难以对接,融资成本也比大企业高;另一方面企业有效抵押物不足,融资难成为困扰企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难题。

三、建议

当前,我市电线电缆产业正处于加速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针对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破题、如何突围,以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促进产业做大做强等等,无论是从企业层面、还是从政府层面来说,这都是必须要深思和研究的。

1.科学编制规划,突出政策对产业的引导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在认真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国内外产业发展状况和对我市电线电缆产业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天长市仪表电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并提出实现规划的措施建议。重新梳理我市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出台专门推进电线电缆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从项目建设、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对电缆企业予以政策激励。同时,限制企业新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稳定、整合营销队伍,引导、创新营销模式。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加强科技创新,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建议通过财政贴息、政府奖励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激活电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对新认定为国家和省级研发机构的电缆企业以及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奖励扶持力度。鼓励电缆企业引进先进装备和技术,从生产普通电缆到生产光伏电缆、高压电缆、核级电缆等特种电缆,加快企业差异化、高端化、科技化发展步伐。二是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议以行业主管部门指导、市仪表电缆行业协会牵头,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产业重组活动,经过3-5年的培育,在行业内形成3-5家销售额达100亿元以上并且在领域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同时发展一批具有专业生产特色以及区域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

3.重视人才建设,保持产业平稳较快发展。人才是企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针对产业人才匮乏问题,一方面要引进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快人才培养。市政府要在住房、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给予引进人才的政策优惠,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整合多方面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对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快培养本土人才。要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采取学习培训,参观考察、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进一步解放企业家思想,加强引导,开阔视野。

4.推进平台建设,提升产业整体质量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的投入,不断提升现有仪表电缆检验机构的检测能力。建议以市场监管局牵头,积极争取省、滁州市质监部门的支持,努力将我市电缆检验机构打造成省级电线电缆检测中心。要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质量红黑榜”制度,开展质量论证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引导企业诚信自律,努力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

5.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实现投融资多元化,是企业做强做大的现实需要,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推动各类投资机构加强合作,构建电缆行业金融担保平台。要着力加快电缆企业上市步伐,借鉴发达地区电缆企业上市的成功经验,选择有上市意愿、上市条件的电缆企业进行途径研究,加大孵化培育力度,尽快实现我市电缆企业上市“零”的突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