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专栏 > 全体会议

打好“国字号”品牌名片 加快龙岗古村落保护利用

发布时间:2017-02-04 16:16:17 浏览:2955 次
【字体大小:
  
市政协委员 陈志国
 
龙岗,古称芙蓉冈,高邮湖畔的一颗明珠。千年以来,借助高邮湖南北通汇的水路交通优势,成为盛极一时的淮上水乡,商埠重镇。戴府一状元,韦门双探花,陈门四进士使这里“诗书传家”的文风经久绵延,可谓书香盈镇,人杰地灵。抗战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第九分校在此办学,迄今保存较好的16处旧址,整体被列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使这里成为红色游览胜地。
近几十年来,随着水路交通优势的丧失及行政区划的调整,地处偏远的龙岗已风光不再。2006年,市政协牵头修缮了现存的抗大旧址群,恢复了部分老街,兴建了抗大纪念馆,再现了昔日部分风貌。 2014年3月,龙岗被命名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年11月,又荣获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现为国家AAA级景区,特色旅游名村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龙岗能获得这两个“国字号”荣誉,资源十分宝贵。然而,就现状来看,龙岗的整体发展与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及双“国字号”荣誉并不相称,且现状令人堪忧: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许多房屋因无人居住,倒塌严重;二是村容村貌因过去没有系统保护措施和规划,已受到一定程度破坏,随处可见的搭建与古村风貌不相协调;三是很多传统工艺后继无人,濒临失传;四是除了红色一块的旧址群得到保护和修缮外,其余的历史文化遗迹,都没有得到重视和恢复,历史、地情资料也没有得到挖掘和整理。由此可见,龙岗的保护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建议:
一、精心谋划,描绘龙岗发展蓝图
我市不久前已成立了高规格的龙岗建设保护工作领导组,并下设办公室,抽调了相关得力同志,开展前期工作。下一步,要尽快成立常设机构——龙岗景区管理委员会。管委会要在领导组的统一谋划、引领下,尊重历史,立足实践,高起点规划龙岗保护和发展蓝图。
好的规划是最大的保护,否则可能对古村造成人为的破坏。要把龙岗作为我市全域旅游规划中最能体现天长地域人文特色的亮点来打造。规划要充分考虑龙岗传统布局,尊重其历史原貌和文化特色。要根据龙岗的传统格局和目前现状,划定保护区,编制修建性详规,整治破坏历史风貌的建筑。要考虑保护与利用并重,对龙岗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进行同步规划。规划的起点要高,即便是一时难以实现,也要在规划中预留发展空间。要对规划的执行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建设按规划实施。同时,规划实施前,要抓紧保护现存的龙岗古村落,严禁新的破坏与开发。
二、修复古建,再现龙岗传统风貌
历史上,龙岗曾有过颇具文化气息和本土特色的建筑,如东圈门、探花府、状元祠等,可惜这些建筑如今已不复存在,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加以必要的恢复。对两个“国字号”有严重影响的建筑和企业,要进行拆除和搬迁。对无人居住的老房旧屋,参照外地的保护模式,管委会要以收购或租赁的方式统一进行管理,加以保护和利用。
保护方法上,应根据原有建筑风貌对老建筑进行适当修葺和改造,维持老建筑原来的古朴外观和建筑装饰。对于仍在使用的民居,在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和风格的前提下,通过“穿衣戴帽”使其外观和周边保持一致,并适当改善内部水电、网络、照明等生活设施,满足现代日常生活需要。要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按规划分批对龙岗有一定影响力和文化内涵的传统建筑进行复建,使古村逐步恢复旧貌。
三、延续文脉,彰显龙岗人文魅力
古村落的美不仅在于其传统建筑之美,更在于古建中的传统文化之美,这是一个古村落的灵魂。要组织人力,对龙岗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民风民俗进行整理挖掘,整编成宣传画册或书籍出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作为遗产来保护,又作为资源来利用,发挥其文化价值。要挖掘龙岗的状元文化和红色文化,比如依托龙岗独特红色资源,打造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此突显龙岗的特色和亮点。
龙岗古村内的一些老建筑长期空置,不利于古村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要采取各种方式合理活化古村内的老建筑,鼓励扶持传统产业发展,把老建筑用起来。比如设立传统食品、地方工艺品专柜,让游人来到龙岗,有看、有购、有玩、有吃、有体验。要兴建民俗文化展示馆,把龙岗的老物件收集起来,在馆内呈现干烘、雪饺、寿桃等工艺场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演示。可以把我市其他地方的特产和非遗移植到龙岗,丰富龙岗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借助龙岗的平台对我市收藏爱好者的藏品进行展示,使龙岗成为我市传统产业和非物质遗产的集中展示地,提升龙岗的知名度和文化旅游品位,让龙岗真正成为“一座活着的千年传统村落”和“一座没有围墙的民俗博物馆”。
四、因地制宜,完善龙岗配套设施
古村的修复保护及传统产业和文化内涵的培植,是为了展示天长传统地域文化的特色。在复建古村的同时,要规划建设好与古村相配套的服务设施,满足游人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需求,这样才能吸引人,留住人。配套设施建设应和古村统一规划,但要保持古村的相对独立性,不能破坏古村的历史氛围。要加强对古村周边自然环境资源的整治利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营造亲近自然的氛围。龙岗因水而兴,要做好水的文章,着力打造别具特色的皖东水乡古村。
龙岗地处偏僻,要尽快解决交通不畅的问题,高邮湖大堤到龙岗的铜龙河桥已竣工,但湖堤道路坑洼不平,依然不便通行,应重新铺建。金湖到龙岗旅游专线已开工建设,要做好对接工作,促进共同保护利用。新205省道到龙岗的旅游专线也要尽早开工,以改善制约龙岗未来发展的交通瓶颈。同时要对旅游专线沿途环境进行整治,让游人伴随着优美的乡村风景走进龙岗。
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运营资金,可根据不同项目,允许不同性质资金共同投资。政府着重古村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块,社会资金可着重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运营。
五、注重宣传,唱响两个“国字”品牌
龙岗作为双“国字号”传统村落,资源丰厚,皖东仅有,在周边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仅2016年国庆期间,就有上万人慕名前来参观。我们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要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外进行宣传和推介。可制作形象短片,在周边县市媒体播放,扩大龙岗的知名度。可举办与龙岗状元文化、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吸引游人参加。可拍摄微电影,在网络上传播。可邀请电视台、剧组等来取景、采风,把龙岗打造成摄影、写生基地,吸引艺术家和高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把龙岗宣传介绍出去。还可以举办具有龙岗特色的节日,比如龙岗芡实有一定影响,可举办龙岗芡实文化节或龙岗乡间传统美食节,打造与此相关的系列活动和产品,使龙岗的历史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美食与文化得以交融呈现,把一个既古朴又现代,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龙岗呈现给世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