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关于《天长孝文化》传承和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2-09-04 16:49:58 浏览:3257 次
【字体大小: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2008年《天长孝文化》已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孝文化不仅能够传承中华美德,应对老龄化压力,而且在文化产业和节庆旅游发展方面也具有重大开发价值。

一、《天长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

《天长孝文化》始于宋代,源自朱寿昌弃官寻母故事。朱寿昌,天长秦栏人,其弃官寻母事迹发生于宋熙宁初年(1067年),距今已有940多年历史。《宋史·孝义传》记载:宋。朱寿昌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朱寿昌母亲在世时怕打雷,去世后每逢下雨,朱寿昌总是打伞守护在母亲坟上,后官复原职赴任前亲手在母亲坟前栽下一棵松树以代替他日夜陪伴母亲,世称“孝子树”。朱寿昌七十而卒,安葬故里,世称“孝子坟”。元代郭居敬根据朱寿昌等孝行故事,编著了《二十四孝》一书,朱寿昌弃官寻母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

在孝文化物质遗产方面,天长宋代存有孝子坟、孝子树;元代建有“二贤祠”,立有“孝节碑”(安乐孝四庄);明代立有“孝子碑”(秦栏),建有“孝子祠”(秦栏), “孝子庵”(石梁孝庵);清代建有“孝牌坊”(万寿忠孝村);现代重建“二贤堂(暨二贤祠)”。1996年,天长市委统战部成立“天长孝文化研究会”,在全国率先开展孝文化研究,结集出版了《秦栏寻孝》、《秦栏孝谈》、《孝行千秋》等三书。

在朱寿昌孝亲思想的影响下,天长历朝历代孝星辈出。元代有孝女刘翠平、夏梅花、夏桃花、夏荷花;明代有孝子王枝,孝女杨兰花;清代有孝子戴兰芬(状元);现代有“中华孝亲敬老之星”朱元良(朱寿昌后代)、“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获得者胡兰、“安徽省十大孝星”刁朝岗、董登岭,“安徽省十大孝星提名奖”获得者李宏祥(全国公安系统爱民模范)、刘恒群及市级孝星近200人。

二、《天长孝文化》的资源价值及影响

“孝”从它本身意义出发,所包含的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在因素。因此,孝道已被列为中华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孝文化既是永恒的课题,也是世界性的课题。

1、社会价值。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85亿,预计“十二五”末可达2.21亿。孝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强调幼敬长、下尊上,使老人能够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弘扬孝文化,是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社会安定,只有社会安定才能经济繁荣,只有经济繁荣才能国富民强。

2、文化价值。孝文化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对于祖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3、经济价值。未来城市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孝文化是一种无可复制替代的地域文化资源。孝文化盛行,说明民风淳朴、环境之祥,而环境之祥亦可增加外来投资者的信心。经济的境界是上升为文化,文化的腾飞起源于经济。经济学家认为未来的经济将由文化和产业两部分组成。曲阜藉孔子文化而名,运城藉关公文化而名,丰都藉“鬼文化”而名。文化对经济的介入,目的是把人“介”来、把商“介”来、把要素“介”来,经济藉文化而发展,文化藉经济而振兴。

4、国际影响力。《天长孝文化》为增进两岸和平作出了积极贡献。台湾《民情》杂志主笔、《前途》杂志顾问邬荣昌先生系天长平安人,1984年起七次返乡探亲。籍于此,天长市人民政府、天长市政协,于2007年成功举办“百名台商寻孝看天长”活动和“中国●天长两岸经贸合作洽谈会”。20081月,邬荣昌先生出版了《故园情诗文选》,抒发故乡情怀和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期盼,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致信祝贺。《天长孝文化》暨朱寿昌孝亲思想流传全国,影响东南亚及全球华人。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建有朱寿昌雕像13尊、历代存留建造载有朱寿昌“弃官寻母”事迹的石刻壁画26处、载有朱寿昌“弃官寻母”事迹的物品及书画作品49件。

三、《天长孝文化》的资源保护及开发愿景

1、基础条件。天长南临长江,北枕淮河,东临高邮湖,西傍京沪铁路。除西连滁州来安外,东、南、北三面为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所环抱,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条件便利,城市辐射影响带动能力较强。《天长孝文化》也已被省政府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孝文化建设方面,秦栏现存孝子坟,千年古柏“孝子树”,孝文化广场、寿昌公园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同时,我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汊涧马家墩文化遗址、石梁三角圩汉墓群,唐代御赐寺庙宝林寺,宋代胭脂山,明代杨将军墓、沃公祠,清代二贤祠,民国龙岗抗大八分校旧址群和高邮湖风光带、釜山卧龙公园等历史遗产和自然风景等等。这些优越的条件,为《天长孝文化》的挖掘和开发,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2、存在的问题。从上述的分析来看,我市挖掘建设《天长孝文化》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孝子坟”年久失修、杂草丛生,为垃圾场所环抱,管理极不规范;原规划建设的孝文化广场和寿昌公园,至今没有正式启动;孝文化硬件设施不足,朱寿昌雕像、碑刻、石刻、木刻等作品没有一件;规模性的孝文化节虽提议多年,但至今没有实施;“孝子之乡”的宣传力度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省级乃至全国性效应。

3、意见和建议。一是外树形象,内抓导向。通过网络、宣传片、宣传册等强化天长“孝子之乡”的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地方媒体、户外广告等做好“孝子之乡”对内宣传,通过成立孝文化研究会、举办孝文化主题活动和拍摄朱寿昌弃官寻母电影或电视剧等宣传天长孝文化,让中华孝道深入人心。二是建设孝主题旅游景点。建议以红草湖公园南园为主体,建设国家级孝文化主题公园——中华慈孝园,建有寿昌园、孝亲园、孝文化博物馆、生态园、休闲园、寿星园等六个单元;加快秦栏孝文化广场建设,对孝子树、孝子亭、孝子坟等景点进行规划和修缮,筹建寿昌公园。三是谋划发展节庆经济。建议每年“重阳节”、“老人节”、“千秋节”、“孝文化节”四节合办,以“千秋节”为载体,“孝文化节”为主干,宣传中国“孝子之乡—天长”;举办“中国国际孝文化节暨国际孝文化论坛”,以孝为媒,借节招商,创建国际孝商工业园,吸引国内外崇尚孝道的企业家来天长投资创业。四是开发打造孝文化产品。建议以天长“甘露饼”制作工艺为基础,开发孝文化产品“孝子饼”;以汊涧百合、龙岗芡实为原料,开发系列老年营养食品;以天长玉雕技术为依托,开发保健“玉席”、“玉枕”、“玉垫”及旅游工艺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