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会议专栏 > 全体会议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发布时间:2011-05-10 11:25:28 浏览:1610 次
【字体大小:

市政协常委  刘剑超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看到这样一些词语,如“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沙尘暴、泥石流、干旱……”多么让人触目惊心,这是地球母亲向我们发出的呻吟和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啊!可是人们大多会觉得这些离我们比较遥远,并且与己无关。
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去年11月为了实现节能减排达标,各地迫不得已对工业企业进行“拉闸限电”,给我市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如何保护地球、保护生存环境、拯救我们自己?除了政府和企业为节能减排所做的努力,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那种无节制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而要选择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来善待地球,应尽快营造一种健康的、绿色的生活方式,那就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来说,低碳就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地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可以加入这个队伍。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降低生活的品质,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减少个人碳足迹,生活中培养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潮流,更是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保护环境应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例如:多使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随手关灯、少用空调、双面纸打印、下班时关闭电脑、充电器用后及时拔掉、自备餐盒、少使用塑料袋、一水多用等等。政府机关之间传递信息通知应多使用“政讯通”,减少纸质消耗。每人每天自觉节约一点能源,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汇积起来的数字就相当可观。

现在我向大家公布一组数字,给大家算一笔帐,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警醒:

我们全市每天平均用电量大约为238万度,路灯大约为6780盏,其中市区内有4161盏;人均占有家用电器(空调、冰箱、洗衣机)0.17台,按我市631735人计算,大约为107千多台;全市每天平均用水量大约为4.01万立方米;拥有私家车18003辆,其中轿车7500辆左右。

根据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提供的资料:

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

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

节约1升汽油=减排2.3千克“二氧化碳”

节约1升柴油=减排2.63千克“二氧化碳”

节约1吨水=减排0.91千克“二氧化碳”

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节约一度电,少浪费一吨水,多走一步路,每周少开一天车的话,仅节电节水节油三项,一年下来,我们全市63万人民在生活中所减少的碳排放量约为2819318.7千克,单项计算,相当于节约了1130.9吨标准煤,节约了850301.1m2天然气,节约了1225790.7升汽油,节约了1071984.2升柴油,节约了2827802.1度电,节约了3098152.4吨的水……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一个数字啊!

国家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还表明:只要所有人在夏季把空调调高一度,全国每年能省下33亿度电。如果全国有1/3的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每年能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一棵二十岁的树只能造3000A4纸,这样算来就可少砍伐1581666棵树。“节俭产生效益,节俭创造财富”,这是多么伟大的一项工程啊!

    为此,我们倡议: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我们每一位政协委员做起,从各级领导带头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一、做好示范与引导工作。首先,要加大低碳生活的宣传力度,提供一些实现低碳生活的信息服务。其次,要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和居民节约能源,对自觉实行低碳生活方式的企业和居民给予一定奖励。第三,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适时组织开展评比与表彰活动。

二、建立长效机制。要有计划地安排节能减排工作。防止在年底为追求达标而突击搞“拉闸”式的减排。

我们全市上千盏的路灯可否逐步更换成太阳能灯或风能灯,并调整一下路灯开关的时间,迟半小时开启,早半小时关闭,每天节电一小时,同时在非重要路段设定为对面隔盏开放,关闭一些不必要的景观灯。现在不少地方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限期淘汰非节能的灯具,建议对我市购买家庭生活照明节能灯泡能给予一定的补助,将节约下来的用电指标用在发展生产上,将又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建议市节能办从机关抓起,开展节能减排的检查和评比活动。对于办公室内的办公设备(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在长时间无人时仍处于“待机状态”、浪费纸张、公共场所“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和不环保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三、要重视低碳生活的教育。从中小学入手,用“小手牵大手”。我市中小学生共有79048人。我们要在中小学课程中有计划地安排“低碳生活”的教育内容,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并且通过他们影响到家长和长辈们,以崭新的生活方式替代陈旧观念,让低碳生活深入每一个家庭,深入到人们心中,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从而把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四、植树、造林、保护湿地。森林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湿地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生态功能。因此,我们要加快高邮湖湿地、红草湖湿地的规划、建设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做好植树造林工作,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