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民营经济研究会
一、2010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
2010年我市民营经济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据工商部门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16761家,当年新增3387家,民营企业3131家,当年新发展656家。据国税、地税、财政部门统计,2010年民营经济入库税金11.3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3.2%。其中国税6.84亿元, 占国税税收总量的85.6%,同比增长21.2%。地税3.42亿元,占地税税收总量的76%,同比增长24%。契税1.09亿元,同比增长153.4%。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工业总产值近41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超过4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全省县市区中连续10年名列第一。
从会议交流、研讨情况来看,2010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一是企业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2010年新发展民营企业656家,同比增长59%,是近10年来发展最多的一年。二是出口企业增量创历史新高。当年新增有实际出口能力的企业40家。三是专利申请及新产品开发创历史新高。全年共申请各类专利779项,取得授权523项,开发各类新产品近100个,其中省级22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68%。
(二)新办企业规模大、起点高。今年共新发展私营企业656家,其中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4家,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4家,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6家,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45家,冠省名的122家,新办集团7家。单从注册资金来看,可达规模的企业就超过60家。新办企业的规模大、起点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市民营企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的步伐加快。
(三)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从行业结构上来看,新增的656家企业中,制造业356家,占总数的54%。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企业共170户,占总数的26%。这反映出我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体现了我市产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但当年也新增建筑房地产业65户,占总数的9.9%,建筑房地产所占比重攀高,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四)园区集聚效应突显。从市经济开发区统计数据来看,2010实现工业总产值122亿元,同比增长82.3%,工业增加值33.6亿元,同比增长81.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5%,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初步形成了仪表线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光伏、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6大竞争力较强的产业。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通过座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点企业税源增幅偏低。2010年,22户5000万元以上企业(集团)入库税金39389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9.2%,贡献率为33.1%。比2009年同比下降4.6%。减缓了税收总体进度。其中天大、天康两大企业集团仅增收265万元,增长率仅为1.5%,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步伐不快。我市传统产业电子、医疗器械、玩具、电缆仪表等产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升级转型步伐不快,导致企业工人难以招聘,民工荒已成为普遍现象。传统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迫在眉睫。
(三)物流业税源流失严重。我市企业大多数属两头在外型企业,本应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但由于缺少对物流业的政策扶持,导致我市1500多万元的物流税款流失到周边地区。
(四)服务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目前,我市少数窗口服务单位在服务企业上做的不够到位。个别办事人员办事拖拉,态度傲慢,企业办事人员敢怒不敢言。少数单位有实权的办事人员甚至要求企业法人亲自上门,否则不予办理。一些先上车后买票,特别是打“擦边球”的事,部门领导不愿承担责任,死搬教条,致使一些项目迟迟不能上马,企业有苦难言。
(五)节能减排给企业造成伤痛。去年10月份拉闸限电的节能减排措施,虽然完成了政府兑现的承诺,但由于一刀切的拉电、限电,使许多企业不能正常生产,有的企业甚至因此不能按期交货,导致违约,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六)人民币升值,外向型企业又面临生死决战。由于我市外向型企业较多,人民币不断升值导致玩具、服装、医疗器械、石油管材、电子等出口产品成本不断加大,企业将面临金融危机后的又一次生死决战,前景不容乐观。
三、关于加快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今年的财政收入要实现20亿元的目标,主要靠民营企业挑大梁。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市主战略的思想观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强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抓好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目前,我市传统产业仍然占据很大市场,产品附加值低,且劳动用工人数多,有些产业已呈现萎缩状态,有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始疲软。为此建议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等措施促使传统产业加快升级转型。建议市经信委和发改委共同研究制定出我市产业发展指南,对限制发展的项目进行宏观控制。市发改委在审批项目,金融单位在资金扶持上要严格把关,避免低水平、重复投资。
(二)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建议市政府尽快研究制定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组织领导措施。大力扶持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新医药等带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对太阳能光伏、绿色照明、风能发电装备、动力锂电池等新兴产业,建议成立专门领导组,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以尽快实现产业化、规模化。
(三)扶持物流、出口企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尽快出台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形成洼地效应,以确保税源不流失,企业得实惠。2011年人民币继续升值不可避免,升值后对外贸出口企业影响极大,有些企业有可能因此而亏损或歇业。为确保国际市场份额,为天长今后外贸经济大发展打牢基础,建议市政府安排一定的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弥补出口企业因人民币升值而造成的直接损失。
(四)及早安排节能减排工作。要完成“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任务,形势相当严峻。为此建议市政府及早谋划,实行节能减排常规化、制度化。有关部门要将节能减排指标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企业,做到一年早知道,以便企业自我安排调节。对于耗能高、效益低的企业要逐步淘汰,用电指标应向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倾斜,做到既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五)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市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营造亲商、富商的环境。领导干部要主动与企业家交朋友,分管领导在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时,对于打擦边球、先上车后买票的情况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先行先试。建议各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帮办中心。对企业办事实行一条龙服务。对于少数部门故意刁难企业,不给好处不办事的所谓实权人物,可以通过民主评议、单位轮岗、立案查处等措施加以解决。建议科学安排用地指标,土地指标要跟大项目、好项目走,尽量满足高科技产业、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低碳产业用地。同时提高企业入园标准和入园企业的土地利用率,严把投资强度关。建议今后低于3000万元投资的项目一律不得入驻市经济开发区。秦栏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各镇(街道)工业园区也要相应提高入园门槛。对于先上车后买票的一些企业,办理房产抵押贷款,需要补办手续的问题,建议市政府进行专门研究,通过协调加以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