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0-06-02 08:55:49 浏览:2715 次
【字体大小:

 

市政协第二调研组

 

根据统一安排,427日,市政协第二调研组在副主席陶承德、赵宽的带领下,对铜城、汊涧、杨村三个工业园区及永丰等5个农民工创业园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视察了铜城、汊涧、杨村工业园,并在铜城和汊涧镇分别召开了由三个工业园及永丰、大通、金集农民工创业园负责人及园区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铜城镇工业园。铜城镇工业园于2003年设立,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已建成3.5平方公里,累计投入近亿元,初步形成两纵两横的框架。现有入园企业33家,其中建成投产的28家。2009年园区企业共实现产值9亿元,税收3900万元。仪器仪表、电线电缆成为该园主导产业,为该镇成功申办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奠定了基础。

2、汊涧镇工业园。汊涧镇工业园于2003年成立,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已建成2.1平方公里,主要以天汊连接线和宁淮高速公路连接线十里工业长廊为发展轴线,形成两区五园的总体发展格局(亦A区、B区;食品工业园、益民物流园、天帝塑机园、郜山创业园、生态旅游园),累计投入5700多万元。现有入园企业48家,其中建成投产的34家。2009年园区企业共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1000万元。以华龙集团和谷丰粮油公司为该园的主导产品。

3、杨村镇工业园。杨村镇工业园于2004年成立,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建成1.8平方公里,累计投入4000万元。现有入园企业25家,其中建成投产的20家。2009年园区企业共实现产值4.2亿元,税收800万元。医药和医疗器械为该园主导产业。

4、永丰农民工创业园。永丰农民工创业园于2008年设立,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已建成3平方公里框架。现有入园企业55家,其中建成投产的33家。2009年园区企业共实现产值1.8亿元,税收900多万元,招收农民工2000多人。

5金集农民工创业园。金集农民工创业园于2008年设立,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已建成1.1平方公里。现有入园企业12家,其中建成投产5家。2009年园区企业共实现产值1亿元,税收500万元,招收农民工500人。

6、大通农民工创业园。大通农民工创业园于2008年设立,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现已建成1.2平方公里。现有入园企业15家,其中建成投产的5家。2009年园区企业共实现产值1亿元,税收400万元,招收农民工300人。

二、存在问题

1、用地的制约。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民对土地的过分依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少数农民的大局意识不强,过分计较个人利益,园区征地难度较大。企业征地难问题较普遍,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园区的扩张。

2、产业层次不高。目前园区的主导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还有许多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市场问题需要统筹解决。入园企业的营业收入、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的比例不大,入园企业对财政的贡献有限,园区的集聚效应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壮大,园区征地、拆迁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较大,由于财政有限,投入不足,也制约了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

4、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园区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普遍存在融资难,仅靠有限的自有资金,企业的生产经营难以形成良性循环。银行为了信用安全和利益最大化,往往偏爱高利润的规模企业,而对中小企业重视、关心不够。

5、招商引资成效不明显。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加之招商引资方法不多,措施不新,外来项目引进不明显,园区入驻企业,以本土企业为主,缺少大的外地企业入驻和外地资金的投入,导致入园企业不多,规模不大,使园区建设的速度不快。

三、意见与建议

1  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的总体规划。抓紧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对未来产业发展要有合理定位。不断完善加快工业园建设意见,进一步明确发展工业园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要求,以确保园区建设在数量、规模、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合理化,并使其朝着产业特色化、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

2 进一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征用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的超前安排,保证签约项目及时入园,及时开工建设。为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一是要通过土地资产运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产功能和资源效益;二是要通过加快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支持;三是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园区建设的融资能力;四是通过探索新型合作方式,进一步拓宽资金渠道,如激活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以缓解资金不足这一突出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建设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

3  进一步重视和解决园区征地难、拆迁难的问题。众所周知,征地难、拆迁难已严重阻碍了园区建设的发展,为此我们建议上级有关部门能否制定出台一些地方性的规定,最终能形成依法征地、依法拆迁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在确保群众合理、合法利益不被侵害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解决少数群众征地、拆迁难的现象方面能有政策、法律法规的突破和尝试。

4 进一步提高入园企业的科技水平。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合作并举,依托信息化和先进制造技术,推行行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升优势,加快主导产品的发展,扶优扶强,培育若干个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重点以现有规模企业为突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和产业升级、拉长产业链条,培育造就一批有活力的中心企业,加大产业园区建设,聚集企业,打造精品产业园区,形成在全国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5进一步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园区建设管理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服务纳税人理念不动摇,切实为入园企业搞好服务,从而达到加快园区发展的目的。

6 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宽招商领域,改进招商方式,在以商招商,以企招商,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上寻求新的突破,着力引进外地资金,激活本地资金。此外,要严把入园企业的项目选择关,对入园项目、入园企业的投资总额、投资强度、规划建设等方面做出硬性规定,提高入园项目的质量和附加值,使园区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形象园、私营业主的创业园、财政收入的增长园、城乡居民的就业园、统筹城乡发展的安乐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