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史资料 > 天长文史

史海钩沉——清心直道写平生

——天长知县包拯的为人做官之道

发布时间:2007-05-17 07:56:03 浏览:17496 次
【字体大小:

                    包 立 欣

包拯画像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丰二年(999),卒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曾任天长知县,并有断牛舌案一史。据《宋史·列案》记载:“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后,有人来告斩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随后,包拯善于断案的名声逐步传于久远。
  包拯传世之诗仅一首,至今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即“清心为治本,直道乃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首诗,比较直白,也很有气势,既标明了包拯早年的志向,又道出了他的为人做官之道。
  首先,他以传统道德规范自己,“清心以治本”。
  据史记述,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包拯29岁考中进士,名列甲科一名,随后任命为大理寺评事,并出任建昌知县(今江西永修),因父母年事已高,需要奉养,包拯便没有赴任,后来又委派他到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因顾及父母又不欲行,即解官归养,数年后,双亲继亡,为尽孝守墓,总是“徘徊不忍去”,最后在族中父老数来劝勉之下,才赴调天长知县,可见包拯的孝敬父母之情刻骨之深。为彰显包拯在天长任知县的政绩,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又委派包拯出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官升殿中丞。因端州盛产名砚,过去有地方守官借上贡之机,假公济私和贿赂权贵之事,故包拯严定按贡需定产,最终荣获“岁满不持一砚归”之载史佳誉。为了坚持清廉,他晚年在家训中还严申:“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所以在包拯故后,还获得皇帝宋仁宗“忠贤将相,道德名家”的御赐。
  

包拯家训

  其次,他以是非原则作为名节,尽立身之道。
  包拯一生中虽没有留下什么文学作品,但是留下的近200份奏章却是无价之宝。从那些态度鲜明的政治主张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正直和嫉恶如仇的秉性以及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在史书上首先有“七弹王逵”之说。王逵是一个得到皇帝和宰相欢心的封疆大吏。他既忘命贪剥,又着意贿赂朝廷要员,老百姓痛恨之极。一次,他又随意增加苛捐杂税,数目竟达50万贯,包拯得知后,连续两次上奏,虽免去了其荆湖南路转运使,但不久又被朝廷任为江西运转使,继续施行酷政,鱼肉百姓。包拯在调查此事后,又连续两次上书弹劾王逵,结果王逵被贬徐州后不久,又被提拔为淮南运转使。对此包拯十分气愤,接连又三次上奏弹劾王逵,并深刻分析王逵的危害性,指出:“若命酷吏为之职司,而令一路百姓受其患,是一夫之幸,而一路之不幸也,窃恐伤陛下爱民恤物之心。”由于包拯七次据理力奏,最终使宋仁宗痛下决心,罢免了王逵的一切职务。当然在史书上反映包拯弹劾的官员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皇亲张尧佐。他是宋仁宗宠妃的伯父,因裙带关系,一下子被提为端明殿学士,并当上了三司使,鉴于朝野议论,包拯两次上疏,指出:“张尧佐乃碌碌庸才,因皇亲之故,瞬成朝廷显要人物。其是非颠倒,只知向全国盘剥,向国库借贷,使法制混乱。现正值国家财用困难之时,用此人理财,上违天意,下背民心,酿成危机,实令人痛心。”此后,张虽被免去三司使,但在宠妃的花言巧语下,宋仁宗又一次授其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等四项要职,特别是宣徽南院使一职更高于三司使。朝廷内外,更加震惊,在这种情况下,包拯即联合其他御史、谏官,连续三次上疏弹劾奏章,不仅指出“一日而授四职,求之过去,史无前例;访之今日,人情不安。国家典章制度,宣徽使、节度使不是德望兼备之人,从不轻授”,还单独上疏《请绝内降》之奏,强调“大恩不可以频假,群心不可以固违。假之频,则损威,违之固,则兆乱。”要求“外戚不可用为执政之官”。在包拯等人的坚决反对之下,宋仁宗终于因“念其忠恳”,而先后削去张尧佐几项职务,并在宠妃逝后决定“后妃之家,今后并除两府要职”,规定外戚不得担任军政要职而干预国事。事后,包拯也曾总结自已,“为尽其道”,当时已是“披沥肝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作为一名封建王朝的官员,虽为愚忠,但精神实已难能可贵。
  再次,他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已任,极力之所为。
  北宋年间,朝廷上下花天酒地,不顾百姓的休养生息,层层加码,暴征税赋,以各种名目盘剥百姓。据包拯统计,庆历八年朝廷收入近1900万贯,比景德年间增加一倍。有的地方原规定百姓夏税交大小麦,为了借机盘剥,官府又改收现钱,由每斗大小麦50文,增添名目后为140文,闹得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逃难。有的地方官为了表现政绩,还擅加赋税,名为“羡余”,进奉朝廷,以博嘉奖。为此,包拯连续四次上疏“乞望大缓吾民”,强调“民者国之本”,如果继续横征暴敛,肯定不能“安天下”,并先后提出“请罢天下税率”,要求免除常赋以外的一切临时摊派,以减轻百姓负担,还在《乞为薄、宽、救札》里向朝廷提出“薄赋税、宽劳役、救饥馑”“三者不失”之主张,并针对朝廷宦官利用巡查之机,到处敲榨、搜刮民财的行为,提出“减少出巡,地方负责”的建议,积极为老百姓除去外加之害。为了减轻百姓的出役之苦,包拯还多次向皇帝上疏,请求放宽服役的年限,改一年一次为三年或两年一次,以减轻服役程度,并建议将食盐官卖用无偿差役改为通商有偿使用各方劳力,最终使公私两利。特别是在部分地区发生旱灾之年,包拯还书写了一份著名奏折《请支义仓米赈济百姓》,其中指出:“臣闻江浙、荆湖等路自去秋亢旱,田苗一例灾伤,即日米价甚高,民食不给。若不速令赈济,必致流亡,强壮者起为盗贼,老弱者转死沟壑,因此生事,为患不细。”虽然包拯的各种做法,表面上是为了维护朝廷大局,实际上在很多方面都实实在在地维护了老百姓利益。也正因为包拯的刚直不阿,极力所为,诸多主张亦得到朝廷的采纳。
  包拯在仕途期间,虽没有同朝为官的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在文学史上的辉煌和政治上的坎坷经历,但他的为人做官的品行道德和正直名节都远远流传在民间,和那些文学大家们一样永远受到人们的惦记,并闪烁着不朽的光芒。(艾思供图)
  (作者为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