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医卫界委员和医务工作者,深入到市人民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冶山和大通镇卫生院及市农业、环保、交通等部门,就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进行了调研,初步明确了主要高发病的种类,分析了流行病学原因,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
一、主要高发病的种类
主要高发病是指在一地多发或高发的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科学、客观地筛选出一地的主要高发病,对于有的放矢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有重点地运用卫生资源,对于唤起群众的预防保健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以死亡率的高低反映发病的严重程度。死亡率通常用每10万人中有多少人死于该病来表示。天长市1998-2001年主要高发病四年平均的死亡率依次为:①恶性肿瘤178/10万,其中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造成的死亡人数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81%;②呼吸系病88/10万;③脑血管病79/10万;④心脏病50/10万。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脑血管病、心脏病、支气管病和肺气肿,这八种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因病总死亡人数的77.8%,是严重危及天长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高发病。
二、致病因素分析
(一)不良的生活方式。一是吸烟有增无减。1991年全市每人每年吸烟57包,花费67元,到2001年则上升到每人每年吸烟62包,花费148元,十年间人均增吸5包,增加开支81元;二是饮酒过量过频。婚宴、生日宴、参军宴、升学宴、谢师宴等,名目众多,且每宴必酒,加之不醉不罢休的陈旧观念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还根深蒂固,从而大大增加了饮酒过量的机率。
(二)不良的饮食习惯。突出的是:过多食用含脂过高的动物性食品;习惯食用腌制食品,诸如咸肉、咸鱼、咸鸡、咸鹅、咸菜等,这些腌制食品中可能含有易于致癌的亚硝酸盐类物质;喜食煎炸食品和熏烤食品,这类食品在高温处理过程中易产生苯并芘类物质,过多食用此类食品容易诱发癌症。
(三)环境中的致病因素增加。主要是房屋装修中大量使用含甲醛、苯等挥发性成分的装饰材料;生产和生活中废气、废渣、废水和噪声的排放增加;机动车数量剧增,尾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三、预防控制措施
(一)广泛深入地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全体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打造好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四大健康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广播电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乡村街道,都要有重点地加强对主要高发病的预防教育,力求使人人了解主要高发病的种类、致病原因、预防措施和各种病变信号,以便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二)努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是: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③多吃蔬菜、木耳、水果和薯类食物。④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吃清淡低盐膳食,不要吃过多的高脂肪食物和油炸、烟熏尤其是腌制食品。⑥吃无污染、无霉变的食物。
(三)持之以恒地开展有氧运动。常做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步走、有氧体操等,对心血管、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功能的提升大有裨益。为此,建议政府建设开放式公园和休闲广场等,为群众健康创造良好的锻炼条件。
(四)制定并推行戒烟限酒计划。主要内容是:在全体市民中倡导不吸烟、少饮酒的健康生活方式;吸烟酗酒有害禁示;禁止青少年吸烟酗酒;举办世界无烟日活动;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创建无烟会议室、办公室、候车室、商场、影剧院等;把积极实施戒烟限酒计划,单位职工(家庭成员)不吸烟、不酗酒,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户)的重要参考标准;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召开的会议,会场要严禁吸烟,会餐要严禁酗酒。
(五)积极组织乙肝疫苗的接种。乙肝的肆虐不仅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致病原因。因此,必须刻不容缓地把接种乙肝疫苗这一经济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抓实抓好。首先,新生儿必须100%的接种乙肝疫苗。其次,各级医保部门要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医保对象及时安排乙肝疫苗的接种,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检查费、疫苗费和接种费的收取标准,各有关部门要从低掌握。
(六)全社会都来关注主要高发病的预防工作。卫生部门要把医疗资源配置的重点放在主要高发病的预防诊治上。农业、质量技术监督和工商部门要共同努力,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放心米。环保部门要加大《环境保护法》的执法力度;建设部门要对居民建房、装修加强指导,使居民免受室内污染之害;医保部门要确立预防的理念,贯彻防重于治的思想,从医保统筹基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专门用于医保对象的健康教育、体检和主要高发病的预防工作。
(调研组人员:涂福颐 杨大德 胡克俭 袁文俊 江滔 万延梅 金魁坤 张鸿飞等 总执笔:江滔 杨大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