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调研报告

扶强扶优 抓大促小

发布时间:2005-08-31 22:46:07 浏览:1611 次
【字体大小:
      天长市三面同江苏接壤,人口约 62万,面积1770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道。近年来,在天长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工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部门统计,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为57.5亿元,同比增长11.8%。列入考核的80家规模企业实现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长44.2%,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24.2%。全市实现财政收入3.43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6.02%。
          纵观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门类齐全,两头在外
  我市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了电子、玩具、线缆、仪表、泵阀、机械、医药、塑料、建材、化工、粮油加工等众多门类的企业,企业原材料和产品销售绝大部分在境外。
  二是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
  2004年,全市已有100多家企业产值超千万元,其中亿元以上企业有11家。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我市已经成为全省小有名气的玩具、电子、电缆仪表、工程塑料、柴油机汽缸盖等制造加工基地。秦栏电子产品“高压包”和“遥控器”分别占国际维修市场销售总额的70%和30%的份额。
  三是民营经济唱主角
  2004年,全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共有13625户,私营企业1351户,其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8家,冠省名的民营集团公司有14家。个私经济上交税金1.26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50%以上。全市进入全省民营企业百强的有14家企业,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私营企业有90多家,超亿元的企业有8家。
  四是外向经济发展迅猛
  2004年,全市有90多家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700万美元,在全省县级外贸名列第一,同比增长54%。其中出口100万美元的企业,由上年的14家增加到19家。在出中创汇企业中,玩具、服装、电子产品出口总量近5000万美元,约占出口总值的82.34%,尤其是电子产品后来居上,占到出口总量的38.5%,长兴工艺玩具集团公司去年出口创汇已突破千万美元大关。
         我市工业经济纵向比发展较快,但和当初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周边江苏的一些县市相比,差距明显拉大。2004年,我市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增长12.2%,但分别低于全国、全省、滁州市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总量虽然排在全省第五位,但增幅排在全省第25位;由于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企业融资困难,大多数产品原材料涨价,导致不少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降。通过比较,我们看到了差距,感受到了压力。
  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缺少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和拉动。全市虽然有11家超亿元的企业,但纳税超亿元的巨人型企业还没有一家。有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其产业链没有拉长,拉动力不强。
  二是由于国家在信贷上的适度收缩,使我市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中的中小企业普遍遇到了融资困难,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形成了新的三角债。
  三是煤、电、钢材和产品运输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高位运行,加之劳动用工紧张,员工工资不断提高,使企业生产成本加大,利润空间缩小。
  四是受国家土地政策影响,许多项目因没有建设用地而搁浅,企业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五是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究其根源:一是少数部门权力私有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二是收费养人问题普遍存在;三是中梗阻现象尚未彻底消除。
  尽管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是,应该看到我市更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一是我市工业基础较好,有利于迎接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二是产业结构较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符合国家的现行产业政策,有利于快速走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三是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较好,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有利于形成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动力。四是我市经济外向度较高,有利于将我市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
  更重要的一条是:党中央发出了中部崛起的号召,省委提出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战略动员。由于天长的特殊区位和扎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率先崛起。要率先崛起,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扶优扶强,抓大促小,坚定不移地走强工兴市之路。我们认为要强工兴市,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扶优扶强,精心培育巨人企业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地方的经济运行质量和财政收入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是否有支撑作用的大型骨干企业。2004年我市天大集团实现产值10多亿元(天长境内企业),实现税收4100多万元(天长境内企业);天康集团实现产值8.7亿元,实现税收2060多万元。两家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76.5亿元的23.3%,两家上缴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8.7%。重点骨干企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已十分明显。因此可见,培育顶天立地的巨人型企业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快天长外贸经济的发展
  2004年,我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为6700万美元,在全省县级外贸名列第一。今年我市外贸出口额势头强劲,一季度实现出口创汇19903万美元,同比增长50%,预测今年我市外贸出口可能突破一亿美元大关。但出口退税以成为我市财政巨大负担,去年出口退税5000万元,今年退税额将更大,地方财政将不堪重负。建议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采取转移支付等手段,减轻我市财政的压力,更好促进天长外贸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扶持,尽快让担保公司运行
  企业融资难然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我市成立了天振担保公司,但由于缺少商业银行支持和合作,致使担保公司业务难以开展,建议尽快落实天振担保公司的合作银行,使担保公司尽快把业务开展起来,做强做大,为天长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四、延伸产业链,吸引上下游加工业集聚
  天长工业支柱产业和块状经济已初步形成,为延伸产业链奠定了基础。建议选择电子、玩具、机械、食品加工等有市场基础、有本地优势的行业,有意识地引导企业分工协作,接长产业链,改变小而全的局面,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寻求共赢的发展模式,并抓紧建设好园区载体,为产业块状集聚建好平台。
  五、甘当配角,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从天长缸盖公司这几年发展的轨迹来看,配套加工也是特色,也能做出品牌和市场。根据天长区位特征,要积极引导企业主转变观念,摒弃“宁做鸡头,不当牛后”的陈旧观念,主动融入长三角和苏皖沿江制造加工产业带。建议在精密铸造、工程塑料、电线电缆、机械加工等产业,通过与大企业挂钩,为名牌产品配套,构造错位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六、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中小企业加快扩张
         着力实施技术提升行动,要以培育科技企业为抓手,加快我市私营企业“二次创业”的步伐。一是每年科技节要围绕私营企业“二次创业”确定一个主题,请专家对私营企业进行科技问诊,举办讲座,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二是牵线搭桥当红娘。积极帮助私营企业依托大专院校做好技术合作、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逐年加大科技三项活动经费,重点支持民营科技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并拿出资金,用于对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和获得省级、国家级著名商标的产品,以及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奖励。
  
                                                                        二○○五年七月八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