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江淮时报 |“无名”小区有了“身份认证” ——天长市政协委员社区协商巧解“导航难”

发布时间:2025-08-11 08:23:44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134 次
【字体大小:

“现在快递员终于能准确找到小区啦!”近日,家住天长市红十字会医院北侧小区的居民钱先生看着手机上的导航信息,难掩欣喜。这个由原红十字会医院和血液防疫站宿舍区组成的“无名小区”,因缺乏规范名称导致快递投递难、外来人员找路难,如今,通过住广陵街道市政协委员协商推动,终于在高德地图上完成了“身份认证”,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民生痛点。

该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由原红十字会医院和血液防疫站宿舍合并而成,住户多数为原单位职工。长期以来,居民们习惯称其为“红十字会小区”或“血防站小区”,但这一“约定俗成”的名称并未被正式登记或标注在地图软件中。随着新居民和快递员增多,“小区叫什么”“具体位置在哪”成了高频问题。“快递单上写‘红十字会医院北侧’,快递员常绕路半小时才找到;外卖小哥更是打电话反复确认,有时干脆放在路边,丢过好几次东西。”一些小区居民们无奈地说。

今年6月,住该街道市政协委员在“12345热线”接听中得知该问题后,立即牵头成立专项调研小组。通过走访发现,90%的住户认为规范称呼是居民们一致要求,而快递企业也希望“地图标注清晰化”。“老职工记得历史名称,但年轻人和外来人员依赖导航,‘无名’成了服务‘堵点’。”针对这一情况,委员们联动社区网格员,一方面梳理小区历史沿革,收集原单位证明材料;另一方面反复沟通对接,说明“红十字会小区(血防站小区)”的历史渊源和居民习惯。最终,在高德地图上添加了该小区名称,居民通过高德地图搜索“红十字会小区(血防站小区)”即可导航到该小区出入口。

“‘小名称’关系‘大民生’。一个规范的地名,可能解决定位难题,方便市民出行。”参与社区协商的市政协委员纷纷表示,用活历史记忆、对接现代需求,既保留了老职工熟悉的“红十字会小区(血防站小区)”双名称,又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导航精准化。正如委员们所言:“基层履职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把群众的‘烦心事’当成‘心头事’,就是对‘政协委员’身份最好的诠释。”

本报通讯员 王冬梅 刘世军

20250811082634615_jAv5oUXk.pn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