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天长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
今天的大会执行主席是:卢金堂、宰正平、陈有华、赵森华、毕玲、贾清、杨朝晖、吴文强、王洪玉;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天长市委书记贺家平,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永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宏生,市委副书记阚绪瑞等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本次大会应到委员258名,实到委员245名,符合规定人数。
吴文强同志主持会议。
下午3点,吴文强宣布大会开幕。
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天长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
卢金堂同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天长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卢金堂说,2024年,中共天长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和衷共济,奋发进取,交出了一份出新出彩、可圈可点的精彩答卷,收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10个、省级16个,现代化美好天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报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2024年市政协常委会的工作
以思想政治为引领,着力打造忠诚政协。全年共组织各类学习51次,撰写心得体会30余篇,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市委批准的重点协商、视察任务。集中7天时间举办领导班子读书班,开展交流研讨8次、“四下基层”调研15次、形成调研报告6篇,有力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以服务中心为要务,着力打造实干政协。根据市委出题,围绕全市“十五五”规划前期课题和2035年远景目标,牵头开展创新驱动发展专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10条。聚焦全域旅游、产业链融合、乡村振兴等7个重点课题。
以能力建设为根本,着力打造有为政协。全年共收到委员提案252件,经审查立案181件,提案办复率100%,满意率达99.5%。主动与市委“民声呼应”、市政府“12345”联动,全面推广社情民意电子直通车,全年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70余条,编发社情民意18期。围绕省、市50项民生实事,开展专项监督视察活动,提出18条合理化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
以凝聚共识为主题,着力打造同心政协。始终坚持发挥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平台作用,形成各族各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加大政协宣传力度,全方位报道政协履职实践和委员风采,在《人民政协报》《安徽日报》《江淮时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发表文章138篇。其中“政协监督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天长做法”,入选第25届全国政协好新闻。
以固本强基为抓手,着力打造活力政协。深入推进“委员进社区、常委在行动”,全力推动基层协商议事厅、委员工作室(活动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开展协商活动150余次,“一镇一品”“一委一特”品牌越擦越亮。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提效,以市委第六轮巡察整改为契机,修订完善机关党建、日常管理等制度17项,形成覆盖工作全链条的制度体系。
卢金堂指出,2025年,市政协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的锚定“全国百强进位次、长三角争一流、江苏周边当先进”目标任务,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天长建设新篇章汇聚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卢金堂强调:
一、要坚持党的领导,在提升政治站位上更加自觉;
二、要坚持围绕中心,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更具实效;
三、要坚持履职为民,在助力民生改善上更显情怀;
四、要坚持双向发力,在广泛凝聚共识上更有作为;
五、要坚持提质增效,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更富力度。
赵森华同志代表市政协常务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赵森华说,十一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收到提案252件。经审查立案181件,整理并案为70件,交60家单位办理。未立案提案,以社情民意等方式转有关部门参考。截至目前,所有提案均已办复,委员满意率达99.5%。
应邀参加今天开幕会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滁州高新区、市人武部领导,南信大金牛湖校区主要负责人,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人,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政协历届离任的主席、副主席、主任,省直驻天长单位主要负责人,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住天长的滁州市政协委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