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书香政协

与苏轼同行

发布时间:2024-10-17 11:14:17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984 次
【字体大小:

我从小爱读书,爱读史书,爱读人物传记。在没有读到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之前,苏轼在我心中是缥缈孤远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难以定义他。

林语堂是当代语言大师,大师为大师写传,古今两大才子的隔空对话。书中详细叙述苏东坡的生平,活现了一个真实、鲜活的苏东坡,阅读的过程,是走近苏东坡的过程,也是观照自我的过程。

在林语堂眼里,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他认为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基于他的诗才华,更基于他总是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满腔正气,以及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人格魅力。

如果说李白是昭昭有唐孕育出来的一颗璀璨明珠,那么苏轼就是风雅大宋三百年沉淀出的一抹雨过天青。苏轼的文才更博,词、文、诗、画、书都是第一流,最杰出的成就是把豪放风格揉入原本婉约哀伤的词里 ,在诗被唐人写尽后,开辟了文学的一块新天地。而苏轼自己的词刚柔兼济,气象万千,境界高远,单拿词的成就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苏轼的文字,无论是史论,还是奏折,都写的纵横恣肆、雄壮宏远;小散文则如孤云出岫、清静淡泊。

“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轼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却又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数次贬谪,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然而,他以豁达的胸襟到处捕捉屈辱生活中诗意。“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最好的文章都是在被贬谪时写就的,初到黄州时写下“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走出内心的困顿之后便有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更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千古绝唱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开玩笑地说:如果我穿越到古代,让我选择一位诗人结伴同游,我不会选择李白,李白高不可攀,我也不会选择杜甫,杜甫过于沉重,我选择苏东坡,因为他是懂生活的。是啊,谁又不想与东坡结伴同行呢?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样的苏东坡,谁不想与他同行呢?

就让我们与苏轼同行吧,失意时读一读“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愉悦时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困顿时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思念亲人时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与苏轼同行,心怀天下,与苏轼同行,畅享诗意人生。(作者系 天长市政协委员 蔡玲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