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汊涧镇政协联络组创新打造“‘南’事协商办”品牌,致力于更好地发挥协商作用,突出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品牌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汊涧旧称“南阳古镇”,“南”凸显了地域特色;二是践行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汊涧实践,解决群众的“难”事,让“南”事不难。
为搭建好协商平台,汊涧镇政协联络组注重从搭阵地、提能力等方面做好工作,“南”事不难的成效初显。
一是阵地规范化。按照“六有”标准,规范联络组工作室建设,在靠近镇工业园区的文化馆安排专门的委员活动室,标识、职责、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全部上墙。同时,在1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社情民意联系点,形成了“1+N”阵地布局,实现有地方可协商。
二是提能常态化。积极为委员履职搭台充电,不断提升委员助力基层治理的效能,让委员们能说、会写、肯干,确保委员有能力、会协商。联系实际,提高“说”的能力。委员们常态化深入一线,掌握实情,用群众语言为群众发声。今年来,委员们结合重点微协商事项,前往园区企业、农业大棚和集镇小区调研、视察4次,了解各方关切,确保协商议事时能说得准确、说得明白、说得有用。学思悟用,提高“写”的能力。发挥联络组功能性党组织牵头作用,丰富党内外委员联系互动的形式和内容,结合“书香政协”建设,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全面“充电”。重点赋能,努力提高“写”的本领,撰写了一批关于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电动车充电桩建设、保障药品供给以及村快递点设置等方面的建议材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