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由:关于打造天长“芡实之乡”,加快芡实产业化经营的建议
提 案 人:李翔华
主办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答复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答复时间:2019年7月30日
答复内容:你提出的关于打造天长“芡实之乡”,加快芡实产业化经营的提案已交我单位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建议目前已做的工作
建议收到后,我局安排专人负责,对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召开了芡实产业化发展座谈会,与扬大、滁州学院等高校进行了对接,我局还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了铜城镇、杨村镇芡实种植基地,加工销售市场。目前围绕建议,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定芡实标准化种植规程,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降低农药及化肥使用量
我局与扬大、滁州学院芡实专家,省、滁州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等进行了多次对接,邀请他们实地来天长为芡实病虫害防治出谋划策。在专家的指导下,目前我市已制定了芡实种植绿色无公害种植规程、芡实加工规程等。在规程中,指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通过加强病虫害测报,提倡病虫害综合防治,保护天敌等方法,减少农药及化肥使用量及次数。
规程制定后,我局安排水产站、农技站等农技人员专程对接芡实种植户,及时帮助芡实种植户了解芡实病情及虫害,指导施肥用药,及早防治。下一步,我局还准备开展两到三次芡实培训,通过邀请专家上课和实地培训相结合,集中介绍芡实病虫害防治方法,整体提高我市芡实种植户的绿色无公害种植水平。同时我局农业执法大队还加强了市场执法,严禁芡实种植使用禁用农药。目前我市芡实种植过程中,主要使用可降解、低残留的农药,在某些芡实种植基地,已开始尝试芡虾共生、芡鱼共生等新型有机种养模式,不使用任何的化肥和农药。截止目前,我市已有6个产品获批农业部绿色食品,在产品申报过程中,所有产品都通过了绿色食品检测,无一例农药残留超标。
(二)积极组织研发芡实新产品,提升芡实附加值
我局围绕芡实生物特性和生理保健功能,组织企业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一是研发新的种植品种。去年我局组织部分芡实种植加工户尝试种植加工了苏芡与我市本地芡实杂交品种,经过一年的试种及试加工,杂交品种呈现出便于机械化加工、颗粒大、籽粒弹、产量高等特点,种植加工效益较高。今年我市又大规模引种了杂交品种,预计3年内将完成市内芡实品种更新换代。二是加强深加工产品如保健饮料、保健酒以及芡实特色食品等的研发。目前市醉翁亭酒厂已研发出芡实酒,市白塔湖食品有限公司研发出芡实饮料、芡实露等深加工产品。对于企业研发的新产品,我局将积极按《天长市扶持芡实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天政[2018]62号文件)文件精神,申请市财政扶持。同时对于芡实深加工企业,优先申报省市级龙头企业,优先申报上级财政项目。今年已安排了省级一村一品专项资金10万元,扶持龙岗芡实加工业发展。三是加大芡实深加工产品的宣传力度。为了提高我市芡实深加工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含金量。我局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成都、上海等地农交会。通过农展,宣传了企业,也加强了企业间的交流,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同时对于参展芡实加工企业,我局还给予一定补助,降低企业参展成本,提高参展积极性。
(三)积极打造电商等销售平台,加强龙岗芡实大市场的建设力度
我局积极支持芡实进行网上销售,每年都安排芡实销售人员进行电商培训,邀请京东、淘宝等公司专家授课,提升销售人员的网上销售、包装等技巧。我市的义林芡实、湖珠芡实等20多家企业已经在京东商城、淘宝、阿里巴巴等网站实现了网上销售。义林芡实等每年网上销售额超百万元。
目前我市铜城镇在龙岗社区建设有龙岗芡实大市场,市场占地60亩,已初步形成了加工、销售于一体。但是也存在市场规模较小、交易品种单一、无电子交易工具、产品无定价权等问题。市政府正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及龙岗古镇改造计划,拟对龙岗芡实市场易地搬迁再建。永福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我局将积极向市政府提出建议,作为芡实大市场重建的决策参考。
二、下一步工作
我局将围绕李翔华委员提出的建议,结合自身职责,进一步做好我市芡实种植、加工基地建设,芡实深加工研发,芡实加工企业招商,芡实品牌宣传,芡实可追溯制度建设等工作,力争将我市芡实产业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