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高成娟反映: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目前,中小学教育还属于应试教育,学校单纯追求高升学率,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体育课、音乐、美术课形同虚设(农村学校音、体、美专业老师的严重缺乏也是这些课无法正常运作的原因),中小学生除了长时间学习外,基本上没有能放松和锻炼的时间,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近视眼的学生数普遍增加,从小学开始就配戴眼镜的学生数呈上升趋势。二是肥胖学生数不断增加,现在中小学生小胖子比比皆是。三是学生体能呈下降趋势,能做双臂支撑、引体向上的个数愈来愈少,入学军训时常有学生因体力不支而晕倒,中长跑比赛总有学生不能坚持到底。为此,我们建议:
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育部门要更新观念,不能仅以升学率论英雄,要多考虑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空间接触大自然,在阳光下成长。
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再好没有好的身体一切等于零。不能把体育课当成自习课,占用体育课时间,要适当增加体育课时,增加学生室外体育运动时间。
三、增加课间活动时间。课间休息要让学生到操场自由活动,增加并充分利用好体育器材,使学生能得到更多的体育锻炼机会。
四、多开展体育类比赛。每年组织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提倡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校园足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五、多让学生走进自然。开展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