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加强群众文艺团队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5-17 16:35:47 浏览:2464 次
【字体大小:
     市政协常委肖梅、许正伟,委员包健、程晓慧反映:扎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直接关系到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群众文艺团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群众文艺团队应顺应时代新潮流,满足群众新期盼,传承文化新活力。

为此建议:

一、强化群众文艺团队建设与管理。在市、镇分别成立文艺团队协会,充分发挥文化主管部门引导和指导作用,建立团队负责人、理事例会制度,定期交流,实现团队之间资源共享、队伍共建、效益共赢。探索建立以文艺团队为骨干的文化志愿者体系,形成市文化馆直属团队为龙头,各镇(街)、村(社区)群众文艺团队为基础的群众文艺团队管理服务网络。

二、开展文艺工作培训与指导。组建一支群众文艺团队艺术辅导员队伍,深入基层帮助各类群众文艺团队提升艺术创作水准,实施菜单式服务,提升节目演出专业化水平。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专业人才的作用,对广场文化活动予以智力、人力支持,确保广场文化活动健康有序发展。

三、繁荣群众文艺创作与展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组织团队开展主题文化展演。借助文化进社区三下乡等工作,开展社区艺术节和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有针对性地培育特色戏曲、特色舞蹈、特色书画、特色民俗表演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特色性群众文化活动。

四、加大对文艺团队的扶持与奖励。一是加大对群众性文艺团队政策制度、活动场所、活动形式和内容等引导和扶持。鼓励支持个人成立创作室,对品牌团队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二是扶持群众文艺团队发展。加大对文艺骨干培训、文艺节目创作、特色项目打造、文化活动创新、团队设施添置等方面的资金扶持;三是积极组织重点群众文艺团队和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引导条件成熟的、有品牌、有特色的团队走市场化道路,多元化解决发展资金问题。

五、搭建平台,扩大影响。一是引导团队开展特色文艺演出活动,利用广场舞、合唱、扬剧、说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精心开展经常性、覆盖广的汇演活动,筑牢公共文化惠民主阵地。二是大力开展非遗传承特色活动,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开设诸如扬剧等非遗传承工作室,在传承中保护,在弘扬中创新,创作富有天长地域特色的非遗题材文艺作品,展示天长文化的风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