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提案工作

2017年第32号提案 关于加强建筑业企业信用行为监管,加快我市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5-09 09:28:01 浏览:798 次
【字体大小:
  

天长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案

 

提案字(201732

 

案 由:关于加强建筑业企业信用行为监管,加快我市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建议

提案人:金    翁永年 郑保朝 杨    张小平

内 容: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劳动力就业,天长市作为滁州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建筑市场投资也较大,投资份额一直位居滁州市前列。

与投资份额不对称的是,我市建筑业企业普遍存在发展不快的情况,本地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等,受外来企业“挂靠”的冲击,在本地建筑市场承接到的项目偏少,短期看来,建筑市场是“繁荣”了,长期来说,这种情形对本地企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建筑市场是开放的市场,经过公开招投标,全国各地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不受限制的进入各地建筑市场,但是各家企业并没有遵守在投标时的承诺,普遍存在挂靠、分包行为,基本都是个体建筑商在实际操控,造成建筑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恶劣,低价造成安全隐患、质量隐患、合同违约隐患、拖欠民工工资隐患,虽然通过建筑监管,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隐患,但是这种挂靠行为对本地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负面冲击确是难以挽回的。本地的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也纷纷通过找外地企业“协作”投标,也偶有中标,虽然短期上获得利益,但实质上阻碍了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

相比较施工企业而言,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工程咨询行业,依赖的是技术人员、专业人员的智力服务,具有一套完善的业务质量管理制度、职业操守约束机制,对人员素质、职业道德、服务质量的要求很严格,因此这些企业设立的门槛较高,目前我市有设计单位一家、监理单位四家(其中甲级一家)、招标代理四家、造价咨询四家(其中甲级一家),无论数量上还是资质等级均在滁州市名列前茅,完全可以满足我市建筑市场的需求。然而,我市目前的情况是,许多个人通过各种关系,到处承揽业务,以外地企业的名义承接,然后在本地聘请社会上的有关人员实施,真正从事业务的人员根本不是该企业的专职人员,完全没有企业制度、职业操守约束,业务质量可想而知。有部分参与者甚至还是具有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社会影响不好。

市场经济需要竞争,建筑行业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的市场需要的是诚信、公平、有序的竞争,而不是“挂靠”行为、恶劣竞争。为此建议:

1.对于公开招标的项目,对中标人的相关信息、主要参与人员、业绩等内容,全面予以公示,便于社会进行监督;

2.加强标后监管,建立相关记录,对不能履行承诺(如施工单位项目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咨询单位相关从业人员不到岗等行为)的现象,予以严肃处理。对于信誉差、存在挂靠行为的企业,责令其督促整改,整改无效的,视为不诚信行为,直至清退。

 

审查意见:市规建局主办,市公管局会同办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