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国家、省、滁州市和天长市四级财政共投入11.7亿元。其中,中央5.49亿元、省3.85亿元、滁州市563万元、天长市2.28亿元(各镇和天长街道、部门配套以及个人筹集资金尚未计算在内),民生工程项目逐年增多,投入逐年加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一、基本情况
1、领导高度重视,工作责任到人。自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的建设,根据市领导的工作调整,及时调整充实了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各牵头单位在民生工程的实施中,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按照工作进度计划表,具体组织实施,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环环紧扣、扎实推进。同时,明确专人负责上传下达,保持与各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实行周报、旬报、月报制度,确保工程按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
2、强化资金管理,及时落实配套。市政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民生工程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了配套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同时还对上级配套但未及时到位的资金,实行先行垫付,确保民生工程按序时推进。各部门在市财政的统一安排下,对民生工程项目专项经费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涉及发放到个人的资金,通过“一卡通”实行社会化发放;对涉及到单位的,全部拨付到直接受益单位;对涉及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将资金的拨付与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验收相挂钩,确保建设资金、建设进度、建设标准、建设质量全面落实。
3、努力争先进位,狠抓工程质量。市政府以“滁州争第一,全省争先进”为目标,自我加压,在做好每项“规定动作”的同时,勇于创新,结合我市实际,开展内容丰富的“自选动作”,充分发挥民生工程作用,提高民生工程实效。市政府先后开展了多次专项督查工作,有效地推进了民生工程的实施力度。审计部门成立专门小组,对部分民生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监察部门对民生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定期抽查。
23名与会的常委,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对我市33项民生工程进行了民主测评,结果为:满意564票、基本满意192票、不满意3票。
二、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 从评议情况来看,虽然各级政府及时落实了配套资金,但由于近年来物价水平逐年增高,工人工资和建筑材料成本增长迅速,建设成本不断上升等多种原因,当初的工程预算已不能保障现在的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影响了民生工程建设进度。
2、监督管理有待进一步强化。目前全市各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情况总体良好,各个项目都在稳步推进,有的已经完成,有的也将在近期完工。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民生工程监督不严,设备质量不高,用材不够标准。有些工程在完工后已进入运转阶段,但缺乏专门的管护人员,影响了民生工程作用的发挥,这也是基层干部和群众最为担心的问题。
3、民生项目有待进一步整合。从民生工程实施情况来看,虽然国家对民生投入很大,但是存在少数项目划分不够科学,部分项目资金预算不够合理,一些民生工程不能够与时俱进的情况。民生工程项目和资金缺乏整合,导致了部分民生工程的效果不够明显。
三、意见和建议
1、全力保障资金需求。切实贯彻民生为重、民生优先的原则,坚持地方财政资金按规定足额配套到位,新增财力向民生工程倾斜,逐步扩大对民生工程的资金投入。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和走访,了解真实情况,统计缺口资金,积极向上级反映和争取追加资金,市财政也要增加配套资金,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切实保证所建工程正常运转,发挥作用,惠及群众。
2、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尤其是要拓展宣传渠道,不仅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传统媒体大力宣传,还要利用网络、短信等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宣传,拓展民生工程建设的宣传广度、力度和深度。既要做好工程实施前、实施中的发动宣传,又要加强工程完工后运行实效的宣传;既要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又要加大对农村住户的宣传。同时还要开展对比宣传、互动宣传,努力营造人人明白民生工程、关心民生工程、支持民生工程、维护民生工程的良好氛围。
3、严格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是民生工程的生命,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在群众中的形象。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把抓好工程质量作为做好民生工程的核心。对资金类项目,要强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发放公平公正。对工程类项目,在原材料选用、工程施工上,要高标准、严要求,明确奖惩措施,加大惩处力度。对工程质量要实行终身负责制,使民生工程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建议每项民生工程都要聘请群众代表作为工程质量监督员,让群众全面深入了解工程实施情况。同时在招投标、合同管理、工程监理、资金保障、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上进行严格管理,把民生工程做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德政工程。
4、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建议加强对现有民生工程项目的优化,对一些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发放类项目,应退出民生工程项目。通过建立健全项目退出机制,减少优化民生工程项目,集中力量解决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要加强民生工程的统筹规划,整合民生工程项目和资金,要结合天长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将民生工程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同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同天长发展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最大限度发挥民生工程项目和资金作用。要完善民生工程管养长效机制,明确管养的责任单位,落实考评奖惩制度,让民生工程更加深入人心、持久发挥社会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