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工作概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天长市委员会于1981年5月成立,并召开政协天长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此后,分别于1984年5月、1987年4月、1990年3月、1993年1月、1998年4月、2003年3月相继召开二、三、四、五、六、七届市政协一次会议,完成换届工作。
天长市政协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构建和谐天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81年 政协天长县委员会宣告成立,
1982年 县政协组织委员学习并讨论了《宪法修改草案》。
1983年 天长县政协组织工商界委员对市场销售的商品的规格、质量、卫生等状况进行了视察,采取了抽样检查等方式,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984年 为了进一步繁荣天长书画艺术,天长县政协成立“天长书画社”、“胭山诗社”,开办了“墨趣轩”。
1985年 ①天长县政协组织委员对全市24家医院和药店的中药和中药制剂进行了抽检,结果发现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以次充好、缺药少秤、以假乱真等现象。《人民政协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报道。《人民政协报》以“一贴小处方,查出大问题”为题在头版头条上配以评论员文章进行报道,此文章被评为“全国好新闻”。
1986年 县政协召开“宣啸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1987年 人民政协组织向基层延伸,先后在城关、铜城、大通、汊涧、金集、仁和六个区和天长、铜城、汊涧、秦栏四个建制镇建立了政协联络组。
1989年 天长县政协会同苏、鲁、皖三省十个市县区政协,联合举办庆祝建国四十周年书画展和著名画家李问汉先生回乡省亲画展,为此,县政协制作专题电视片,在全省政协工作会议上播放,引起较大反响。
1990年 为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的作用,经天长县政协倡议牵头发起了苏皖毗邻四县市“科技兴农研讨会”,与会人员在便益乡发现了桑树毁灭性的害虫“桑瘿蚊”,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1991年 天长县政协组织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土地局、计生委、工商局、税务局等单位,将一些法律条文和典型案例运用图片等形式,开展普法赶集,送法下乡活动,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都作了报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92年 天长县撤区并乡后,在各个乡镇建立了乡镇政协联络组,后更名为政协工作委员会。
1993年 天长市政协组织力量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个体私营企业主的“五盼”和“五怕”的心理,提出了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了建议案,不久,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企业经济发展的决定》;表彰了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个私经济的发展。
1994年 ①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要求,天长市政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市场管理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形成了调研报告。时任市政协副主席杨玉林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政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市场管理调研工作经验交流会”,天长市政协的调研报告被评为优秀篇目,颁发了荣誉证书。②市政协对农村社会治安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对农村邪恶势力加强治理的建议案。
1995年 ①市政协对小康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小康工程建设形成了政协常委会议的建议案。②市政协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的建议案。
1996年 ①市政协“关于扩建石粱下石桥翻水站”的提案得到了很好地办理,解决了四个乡镇8万多亩农田抗旱用水问题,此案被安徽省政协评为优秀提案。②天长市政协邀请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和省法学会专家成功地举办“预防青少年犯罪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26个单位17篇交流材料,并形成了关于强化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议案,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③市政协将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归纳整理,以建议案的形式呈送市委、市政府,分别是:,关于加快发展城乡工业的建议案,关于加快小康工程建设的建议案,关于实施“菜篮子”工程的建议案,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建议案。
1997年 天长市政协成立了“天长市个体私营经济研究会”,召开由工商、税务、金融、技术监督、秦栏镇等单位参加“秦栏私营经济研讨会”,为秦栏电子产业发展建良言,献良策。
1998年 ①天长市政协《社情民意》创刊,畅通了下情上达的渠道。②天长市政协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编印《政协文件制度选编》,选编了市委批转的天长市政协《关于贯彻执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实施细则》,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转发了《政协天长市委员会提案工作细则》,市政协出台了《中共天长市政协党组工作规则》、《政协天长市委员会主席工作细则》、《政协天长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细则》、《政协天长市委员会专门委员会通则》、《政协天长市委员会委员视察简则》和《政协天长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委员联系的办法》等文件制度,并将选编送发市几个班子领导,各乡镇、市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位委员,加强宣传,大力营造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氛围,同时也有力地推进了政协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③市政协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建议案。④市政协委员界别中增设了工商联界别。
1999年 ①天长市政协依据《中共天长市委关于批转市政协<关于对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政府职能部门实施民主评议。2000年,市政协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民主评议政府职能部门的实施办法》,截止到2005年,市政协共对市水利局、电信局、文化局、交通局等27个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了民主评议。 ②为迎接建国5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市政协举行大型书画展和座谈会。③市政协在视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市委在《参阅材料》上予以转发,并指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推动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0年 ①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市政协“奉献一份情,营造团结林”的倡议,踊跃捐款6800元,在十八集乡营造了50多亩政协“团结林”,次年政协委员又捐款4000多元,用于“团结林”的维护和管理。②天长市政协对全市蔬菜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加快蔬菜产业的意见和建议,调研报告引起了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作了批示,并主持召开了有釜山秦栏线9个乡镇参加的蔬菜产业化专题会议,会后市农业结构调整办公室和市农业局根据专题会议精神,拟定了《关于发展蔬菜产业化的思路和实施意见》,成立天长蔬菜产业化协会。③天长市政协“两化”建设再跨新台阶,市委批转了市政协党组《天长市政协关于切实做好社情民意征集、督办和反馈工作的意见》。市政协先后出台了《天长市政协学习制度》、《天长市政协主席接待日制度》、《主席和常委联系委员制度》以及机关内部管理制度。
2001年 ①市委批转了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②市政协出台了《政协天长市委员会社会监督员工作规则(试行)》。③天长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荣获滁州市政协系统先进单位称号。④市政协举行天长市政协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⑤摄影图片《政协委员视察秋粮收购工作》和电视专题片《一件提案,赢得万亩粮丰》分别获省宣传政协工作好新闻评选二、三等奖。
2002年 ①市委批转了市政协党组《关于加强各片政协工作联络组工作的意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办理政协建议案、提案、意见和建议的通知》。市政协出台了《天长市政协委员履行职责情况考评细则》,增强了委员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地调动了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②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对危及我市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高发病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我市主要高发病种类、流行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的报告,《人民政协报》对此作了报道。③市政协六届五次会议对委员大会发言时间进行了科学安排,将大会发言安排在开幕大会上,使市几个班子领导都能自始至终听取委员的大会发言,使大会发言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3年 市政协出台了《政协天长市委员会关于建立对口联系和协商制度的意见》。
2004年 ①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会同市政府办、经贸委、民政局、工商联等部门赴扬州市邗江区考察民间行业商会组建和运作情况,形成了《关于扬州市邗江区加强行业商会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在市政协的帮助和指导下,天长市第一个纯民间性质的行业商会即“秦栏电子”商会正式成立。
2005年 ①市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编印了《政协文件制度选编》。 ②天长市政协网站(http://www.tcszx.gov.cn)正式开通。
政协全委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长县委员会于1980年10月开始筹备,
一、第一届
县政协一届一次会议 1981年5月1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委员113人。会议听取了县政协筹备工作情况报告;通过了政治决议和其他各项决议;列席了县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会议选举了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和17名常务委员。会议收到委员提案75件。
一届二次会议 1982年6月25日至3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委员121名(增补8名委员)。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审查及处理情况的报告;传达了县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列席了县人大七届二次会议。会议选举了政协主席、副主席和18名常务委员。会议收到委员提案77件。
一届三次会议 1983年3月30日至
二、第二届
1984年5月召开二届一次会议。共有委员149名。
二届一次会议 1984年5月12日至17日在县城召开,134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了县政协二届委员会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一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处理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县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会议选举了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及16名常务委员。会议收到委员提案108件。
二届二次会议
二届三次会议 1986年4月5日至9日在县城召开,148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关于落实统战政策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县人大八届三次会议。会议收到委员提案83件。
三、第三届
三届一次会议
三届二次会议 1988年1月3日至7日在县城召开,159名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学习了党的十三大文献;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县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会议收到委员提案49件。
三届三次会议 1989年3月20日至23日在县城召开,160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省政协和滁县地委召开的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讨论了全国政协、省政协关于建立健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的有关文件、条例和决定;听取并审议了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县人大九届三次会议,会议收到委员提案86件。
四、第四届
四届一次会议
四届二次会议 1991年3月19日至23日在县城召开,159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县人大十届二次会议;会议学习了十三届四中全会公报和全国政协颁布的《提案工作条例》;补选了四届政协副主席两名;会议期间,为纪念县政协成立十周年,举行了书画展等庆祝活动。会议收到委员提案85件。
四届三次会议 1992年4月6日至9日在县城举行,出席会议委员159名。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会议和省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听取并审议了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县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增选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两名;表彰了四届政协工作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54名。会议收到委员提案94件。
五、第五届
五届一次会议
五届二次会议 1994年3月25日至28日在市区召开,186名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政协、统战工作文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会议增选了四名政协常委。会议收到委员提案82件。
五届三次会议 1995年3月14日至17日在市区召开,179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政协、统战工作文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会议收到委员提案77件。
五届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18日至21日在市区举行,出席会议委员169人,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会议补选五届政协副主席一名。会议收到委员提案71件。
五届五次会议 1997年3月24日至28日在市区举行,193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人大十一届六次会议;补选了五届政协副主席一名。会议对32名政协工作先进个人,12个先进集体,16件优秀提案和5个提案承办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会议收到委员提案79件。
六、第六届
六届一次会议
六届二次会议 1999年3月27日至30日在市区召开,186名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会议补选了一名常务委员。会议收到委员提案106件。
六届三次会议 2000年2月25日至28日在市区举行,171名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会议收到委员提案77件。
六届四次会议 2001年3月19日至22日在市区召开,出席会议委员185名。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会议补选了六届政协主席。会议收到委员提案91件。
六届五次会议 2002年4月8日至11日在市区举行,188名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会议期间,全体委员视察了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收到委员提案112件。
七、第七届
七届一次会议
七届二次会议 2004年2月8日至11日在市区举行,出席会议委员193名。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了七届政协副主席一名。会议收到委员提案170件。
七届三次会议 2005年3月24日至27日在市区举行,193名委员出席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会议对七届一次会议以来的9个提案承办先进单位,12名优秀提案者和18名社情民意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会议收到委员提案200件。
政协常委会
一、常委会组成
历届政协常委一般由30人组成,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4~7人组成,委员16~25人,其中党员常委占35%,党外人士占65%,女性人数和比例逐渐增加。
天长县(市)一至七届政协常委会主席、副主席更迭表
届次 |
职务 |
姓名 |
籍贯 |
任职时间 |
第 一 届 |
主席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
邰保洲 陈家声 陆广池 王恒运 吴慕苏 许德培 黄尧明 张 波 顾克栻 |
河南临颖 安徽全椒 江苏沭阳 江苏宿迁 江苏宝应 枞阳阳河 天长 天长 江苏南京 |
1981.5~1982.6 1982.6~1984.5 1981.5~1983.12 1981.5~1990.3 1981.5~1983.4 1981.5~1987.10 1981.10~1982.8 1983.4~1993.1 1983.4~1984.5 |
第 二 届 |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
夏锡生 王恒运 许德培 张 波 张 棣 |
杨村 江苏宿迁 枞阳阳河 官桥 金集 |
1984.5~1990.3 1981.5~1990.3 1981.5~1987.10 1983.4~1993.1 1984.5~1987.10 |
第 三 届 |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
夏锡生 王恒运 杨义昌 张 波 纪页之 汤国春 谢德寿 |
杨村 江苏宿迁 定远吴圩 官桥 上海 凤阳府城 歙县曹溪 |
1984.5~1990.3 1981.5~1990.3 1987.11~1993.1 1983.4~1993.1 1987.11~1990.3 1987.11~1990.3 1987.11~1996.3 |
第 四 届 |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
吴宏用 杨义昌 陈在霖 张 波 谢德寿 袁启东 周玉生 杨玉林 涂福颐 |
天长 定远吴圩 铜城 官桥 歙县曹溪 仁和 杨村 汊涧 江苏金湖闵桥 |
1990.3~1993.1 1987.11~1993.1 1990.3~1993.1 1983.4~1993.1 1987.11~1996.3 1991.3~1993.1 1991.3~ 1992.3~1996.3 1992.3~ |
天长县(市)一至七届政协常委会主席、副主席更迭表(续)
届次 |
职务 |
姓名 |
籍贯 |
任职时间 |
第 五 届 |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
巢树成 杨玉林 虞德刚 谢德寿 周玉生 涂福颐 王志芳(女) 吕思奎 包立欣 |
江苏常州 汊涧 于洼 歙县曹溪 杨村 江苏金湖闵桥 金湖 来安三城 龙岗 |
1993.1~2001.3 1992.3~1996.3 1993.1~1997.3 1987.11~1996.3 1991.3~ 1992.3~ 1993.1~1998.4 1996.3~2002.4 1997.3~ |
第 六 届 |
主席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
巢树成 戴长生 吕思奎 包立欣 周玉生 涂福颐 崇斯兰(女) 朱承平 冯有志 |
江苏常州 江苏射阳 来安三城 龙岗 杨村 江苏金湖闵桥 仁和 铜城 十八集 |
1993.1~2001.3 2001.3~ 1996.3-2002.4 1997.3~ 1991.3~ 1992.3~ 1998.4~ 1998.4~ 2002.4~2003.3 2004.2~ |
第 七 届 |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
戴长生 周玉生 崇斯兰(女) 包立欣 涂福颐 冯有志 朱承平 赵 宽 |
江苏射阳 杨村 仁和 龙岗 江苏金湖闵桥 十八集 铜城 安乐 |
2001.3~ 1991.3~ 1998.4~ 1997.3~ 1992.3~ 2002.4~2003.3 2004.2~ 1998.4~ 2003.3~ |
天长县(市)一至七届政协常委会委员表
届次 |
姓名 |
届次 |
姓名 |
届次 |
姓名 |
第一届 |
王贵伦 冯兰荣(女) 纪页之 闵权 吴俊 吴章雄 吴艳秋(女) 余长桃 李康 陈在霖 陈荣芝 陈家琪 杨秀珍(女) 陆名耀 赵春银 顾文亮 薛华(女) 黄尧明 张波 李问津 张棣 殷亚明 樊家让 |
|
|
|
|
第 二 届 |
王贵伦(回) 朱士纯 李问津 李国卿 季爱霞(女) 陈在霖 陈时雨 纪页之 项振兴 徐金高 陆名耀 涂福颐 崇少敏 崇斯兰(女) 詹克诚 谢德寿 |
第 三 届 |
王贵伦(回) 王唯一 朱士纯 乔学昌 陈在霖 汪嘉玲(女) 李问津 杨 斌 於长然 陆名耀 周玉生 苗献瑞 袁启东 袁学志 陶惕之 孙金石 涂福颐 崇斯兰(女) 詹克诚 董金德 |
第 四 届 |
王唯一 王学忠 王贵伦(回) 王志芳(女) 甘 勇 李问津 陈胜昌 陈培璋 陈国维 陆名耀 杨 斌 苗献瑞 周元菊(女) 於长然 徐文琴(女) 崇斯兰(女) 黄 原 詹克诚 |
第 五 届 |
丁文章 卜贤才 王贵伦(回) 朱继承 李 湘(女) 沈燕平 张鸿芳(女) 陆名耀 陈培璋 於长然 杨蓬年 赵新民 费建民 高 华(女) 徐文琴(女) 秦维山 黄 原 朱培植 汪吉健 余宏志 殷大文 |
第 六 届 |
卜贤才 王贵伦(回) 王捷梅(女) 王惠中 李 湘(女) 杨大德 何 儒 余宏志 汪吉健 张鸿飞 陈家国 陈培璋 周建平(女) 金魁坤 赵云龙 赵新民 高 华(女) 殷大文 席玉经 顾丛林 黄正保 曹乐平 盛敏敬 符贵芳(女) 葛亚平 |
第 七 届 |
王炳华(女) 王捷梅(女) 毕 玲(女) 刘剑超 江 滔 祁建兵 杨大德 何 儒 张福清 张殿竹 陆晓华(女) 陈 青(女) 周继安 赵云龙 赵新民 胡明峰 俞启茂 姜 群(女) 耿 伟(回) 贾 清(女) 贾建农 徐秀海 陶晓晴(女) 葛亚平 谭金友 |
二、工作机构
首届政协设一室、二委和九个工作组,即:办公室,学习、提案审查委员会及教育、科技、文体、文史、工商、医疗卫生、民族宗教、三胞(港、澳、台)和妇女工作组。
二届政协设一室、四委和七个工作组,即:办公室,学习、提案工作、文史资料研究、经济建设研究委员会及科技、教育、文体、医药卫生、祖国统一、民族宗教和妇女工作组。
三届政协设一室、五委和十个工作组,即:办公室,学习、提案工作、文史资料研究、祖国统一工作、工作组委员会及科技、教育、工商、农林、医卫、文体、法制、妇幼、民族宗教和群工工作组。
四届政协设一室、七委和十一个工作组,即:办公室,学习、提案、文史资料、祖国统一联谊、经济科技、社会法制和文教卫体委员会及科技、教育、农林、工业、财贸、文体、医卫、民族宗教、法制、群工和妇幼工作组。
五届政协设一室、七委,即办公室,学习、文史资料、提案、经济科技、社会法制、教科文卫体、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
六届政协设一室、六委,即:办公室,提案、经济、教科文卫体、社会和法制、学习和文史资料、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委员会
七届政协设两室、六委,即办公室、老干部工作室,提案、经济、教科文卫体、社会和法制、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协商评议
一、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首要职能和主要工作方式。
一、全委会议进行全面的协商。会议期间,全体委员对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工作进行协商,市几个班子领导到会,同时深入到各讨论组听取委员们关于加快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上,市政协办公室还对会议期间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分界别进行整理,转呈市党政领导阅示。
委员的大会发言成为政协全委会议协商参政的重头戏,市政协精选事关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民生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在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上,市委书记顾世平当即对5篇大会发言作了批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全委会议结束后,相关部门认真办理,使领导批示的精神和大会发言材料中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很好的办理和落实。如对“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彻底治理市区脏、乱、差”的建议,市容、工商、公安和交通部门认真落实,组织联合执法大队,协同作战,攻坚克难。通过对市区经营摊点、售货亭和交通秩序的整治,使市容市貌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对“切实加强网吧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建议,文化、电信等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使市区网吧基本消除超时营业和接纳未成年人现象。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委员针对农民增收步伐加快,我市农村将出现新一轮建房高潮的新形势,提出做好村庄规划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及时予以采纳,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的意见》,启动了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和试点工作。
二、常委会议进行重点协商。常委会议做到有中心议题、有调研材料、有情况通报、有建议对策,政协常委会议分别就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结构调整、村务公开、科技创新、私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专题协商。会上,常委们本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共商大计,共谋良策。政协六届十七次常委会议上,常委们就《天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征求意见稿),各抒己见,坦诚建言,有不少意见和建议被采纳。政协六届二十五次常委会议就我市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专题协商。常委们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通报和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有关调研情况的汇报,并赴仪征市考察学习招商引资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加大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建言献策。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政协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秦栏等镇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求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招商局同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拿出落实方案。
三、主席会议进行专题协商。主席会议对三峡移民安置、防汛抗旱、市区治安状况、城市建设和管理、文明行业创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以及金融工作等在视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每次协商活动还根据协商内容,吸收相关委员参加。
四、专委会进行对口协商。市政协各专委会根据《关于建立对口联系和协商制度的意见》,采取灵活多样形式,选择私营经济发展、人才兴企战略、组建行业商会、农村文化建设、重点文物保护工作等议题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部门通报工作,委员反映情况,加强交流沟通,增进共识,加深理解,推动部门工作的开展。
五、重大问题协商
研讨机关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 1993年10月23日,南京金陵石化特大火灾被扑灭后的第二天,县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针对一些工厂企业和要害部门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疲软”现象,邀请县农行、肉联厂、化肥厂、农机厂、城建委、乡镇企业局等十个单位负责内部安全保卫工作的同志举行内保工作研讨会。会议听取了县公安局消防股和内保股的负责人关于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机关内保工作情况的通报和县农行关于《金融系统内部人员犯罪特点及防范措施》的报告。与会人员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就部分单位内保工作“疲软”,不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进行研讨。会议认为:火灾事故和机关内部被盗案件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不少单位防火防盗设备老化和不足。县城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图纸不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强行施工,建筑物的消防栓未按规定设置,楼群过于集中,消防通道狭窄,一旦发生火灾,大有火烧连营之忧。公路沿线新建加油站,大多数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查同意,不按规定设置,强行兴建,结果站与站之间相距不足七、八里,给重大火灾事故埋下了隐患。与会人员分析了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一是认识上错位。部分领导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防盗、防火,防事故、防破坏意识差。二是制度松弛。一些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在实行经营承包以后,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对严格的消防安全制度置若罔闻,执行不力。一些单位建筑图纸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查。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与会同志经过热烈讨论,提出四点建议:一要搞好宣传,强化教育。二要加强领导,常抓不懈。进一步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三要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建议由县经委、公安局等部门牵头,抽调专人,对厂矿企业和重点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公安消防和内保部门每年定期举办内保人员业务培训班,分批分期轮训,以提高素质。四要坚持制度,严格把关。建议各单位、各部门针对新形势,要严格坚持消防部门图纸预先审核的制度,对未经消防部门审核,强行施工的建筑工程队,要逐一登记,由消防部门会同有关单位落实补救措施,对在规定时间内不予整改的,要追究其领导的责任。
组织秦栏私营经济发展研讨会
举办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论坛” 2002年至2005年,市政协分别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挑战自我,加快发展”、“提升技术,增强私营企业竞争和发展新动力”和“整合产业、创造优势、东向发展”为主题,举办了四届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论坛”,每次论坛都有150多人参加,论坛邀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参加,来自民营企业界代表人士、市政协民营经济研究会成员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层次研讨,总结经验,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展望未来,增强信心,为大力发展私营企业营造环境,支招献策。2005年还邀请安徽科技大学教授李宪奇对演讲内容进行了点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会讲话,民私营企业提出希望,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更好地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做好服务工作。论坛通过《人民政协报》、《安徽日报》、《江淮时报》、《滁州日报》、天长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私营企业主的共鸣,对于引导私营企业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胆使用和培养人才,加快二次创业步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民营企业“二次创业”论坛已经成为天长市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品牌。
召开市政协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
举办天长市高发病调研情况报告会暨保健讲座 2002年7月,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对危及我市人民健康的主要高发病进行调研,通过认真座谈和研讨,形成了关于我市主要高发病种类、流行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的报告,并于
召开秦栏私营企业“二次创业”研讨会 2003年8月18日,市政协民营经济研究会在秦栏镇召开了秦栏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研讨会,市政协领导及私营企业主代表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建立秦栏省级民营科技示范区服务组织、组建“秦栏电子商会”、打造“中国秦栏电子配件城”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秦栏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帮助成立秦栏电子商会 2004年6月,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会同市政府办、经贸委、民政局、工商联等部门,赴扬州邗江区考察民间行业商会组建和运作情况,形成了《关于扬州市邗江区加强行业商会情况的考察报告》,根据邗江经验,结合秦栏实际,提出了成了秦栏电子商会的建议,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
六、建立了党委、政府领导联系政协制度。市委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市长联系政协工作。建立政协领导列席党委、政府重要会议制度,政协主席列席市委常委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政协常务副主席列席政府常务会议。这些制度的建立,为政治协商活动开展创造了条件。
七、出台制度为政治协商提供制度保证。中共天长市委批转市政协《关于贯彻执行〈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的实施细则》,市委办和政府办转发发《政协天长市委员会关于建立对口协商联系制度的意见》,中共天长市委批转市政协《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治协商工作的意见》,这些为政治协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此外,市政府每年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改造举措,根据需要邀请相关政协委员进行协商座谈,听取意见。
二、民主评议
1999年,天长市政协依据《中共天长市委关于批转市政协<关于对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政府职能部门实施民主评议。为切实履行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积极稳妥地开展好民主评议工作,2000年,市政协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民主评议政府职能部门的实施办法》,截止到2005年,市政协共对市水利局、电信局、文化局、交通局等27个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了民主评议。评议时,一是成立评议组进行评议。评议组深入被评部门,通过听取部门工作情况汇报,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印发民主测评表,以及实地察看等方式全面了解情况,形成评议报告;二是召开政协常委会。对被评部门工作进行评议,形成政协常委会议评议报告,报市委、市政府,抄被评部门。被评部门接到政协常委会议评议报告后,针对批评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一周内拿出整改方案。三是督促整改。政协通过简报印发整改方案,使部门的整改工作接受政协委员的监督。三个月后,市政协组织委员对被评部门整改方案办理落实情况进行回访,政协常委会议听取被评部门整改情况的汇报。被评部门大都能够认真对待政协的评议意见,不少意见和建议得到很好地落实。
2004年,在评议民政局时,市政协提出的“关于尽快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建议”,得到较好地办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已于当年11月份移交。“关于进一步增强保障工作透明度的建议”,民政局采取对城镇低保户和农村定补人员定期审核和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将申请名单分别在村务和社区事务栏予以公布。2004年,全市新增低保户427户,降低标准的113户,予以退保的126户,使有限的低保资金真正用到了最困难的群体身上。在评议规划局时提出的“关于完善规划基础信息资料的建议”,市规划局投入30万元,对城市规划区进行坐标测量,建立了城市统一坐标系统,保证了建筑物的准确定位。
2005年,市农委根据市政协提出的“增强主动意识,加快把天长建成长三角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评议意见,成立了“融入东部”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产品信息中心,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参加各类农业展销会等形式,加强对天长农产品的宣传力度。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市政协提出的“加大监督稽查力度,进一步规范全市药品市场”的评议意见,对城乡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医院、个体诊所、村卫生室的采购渠道、经营资质、药品质量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还注重发挥药品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作用,建立起行业专项监督、网络队伍协助监督和社会各界广泛监督的有效机制。
三、大会发言
组织政协委员进行大会发言是全委会议协商参政的重头戏,也是全委会议的一大特色。2001年,市政协对大会发言程序进行创新,将大会发言安排在开幕大会上,使与会的市领导班子成员都能自始自终听取大会发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部分委员发言材料上现场作出批示,大大提高了大会发言的效果。2005年七届三次会议关于“建立资助贫困学生就学制度,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的大会发言,呼吁建立资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在组织专题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经市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天长市资助贫困学生活动组织委员会,由政协主席戴长生同志担任组委会主任,并出台《关于开展资助贫困学生活动的实施意见》,由市政协牵头组织实施资助贫困学生工作。
四、专题调研和视察考察
1985年5月至1987年4月,政协二届委员会组织调研视察考察5次,主要课题有:视察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情况,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食品卫生、建筑工程质量、农村集体商业及原工商业者的状况,赴江苏洪泽县考察渔业生产情况。
1987年4月至1990年3月,政协三届委员会组织调研视察8次。主要有:视察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农林业生产和水利设施建设情况,考察县服装、化工等8个工厂民主管理情况,形成《关于对县城8家工厂的视察情况报告》,调查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对市场价格、打击伪劣商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990年3月至1993年1月,政协四届委员会组织调研视察12次。主要有:视察了天长县水泥厂四万吨水泥扩建工程、川桥河和白塔河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冬修水利工程,调研了人均增收百元致富达小康情况,乡镇企业发展情况,集体合作商业的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农村社会公德情况,企业民主管理情况,天岛啤酒厂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扭亏为盈的做法,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情况,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情况,农民思想状况。
1993年1月至1998年4月,政协五届委员会组织调研视察考察46次,内容涉及到全市经济、文化、卫生、教育、城建、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形成了7册约20万字调查报告专辑,以及150多份其他调研材料,其中不少意见和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调研课题主要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个体医药市场,中小学教育工作情况,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城乡工业企业发展情况,企业改制工作情况。视察了小康工程实施情况,“二五”普法工作情况。1994年,市政协对我市私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组织有关人员到凤阳考察私营经济发展情况,形成专题调查报告,提出发展私营经济的“三个到位”的建议,即:解放思想认识到位,真抓实干领导精力到位,强化服务部门工作到位。市政府成立了发展个私经济领导组。
1998年4月至2003年3月,六届委员会组织调研视察78次,撰写专题调研报告51篇,形成了7辑约40万字的《市政协专题调研视察报告汇编》,提出意见和建议500多条,许多意见的建议被市委、市政府吸收采纳。调研课题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情况,天长市主要高发病的种类、流行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农技服务情况,农村教育工作情况,农民经纪人发展情况,私营经济发展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市场情况,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商贸流通情况。视察了“四五”普法工作情况、《工会法》贯彻执行情况。2001年11月,市政协组织力量对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了中小学、街道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及政法系统负责人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发放千份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提出了建立群防群治机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加大综合治理经费投入等意见和建议。2002年7月,市政协对我市主要高发病的种类进行调查,发现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是我市的高发病,肺癌、支气管病、肺气肿、脑血管病和心脏病的发病水平虽相当于或低于全国发病水平,但都是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的多发病。经过调研,分析了主要高发病流行的原因,提出开展健康教育,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开展有氧运动,制定并推行戒烟限酒计划,组织乙肝疫苗的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
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七届委员会组织调研视察课题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情况,我市中药饮片质量问题,城市防洪情况,劳动力建设情况,网吧管理情况,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农村水利建设情况,水污染治理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情况等。视察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消防法》、《气象法》、《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
市政协根据2003年城市防洪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建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的情况,组织委员对城市防洪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天长市城市防洪情况的调查报告》。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政协调研组关于城市防洪情况的专题汇报,并决定:由政府常务副市长牵头,水利、规划、城建部门配合,编制出高起点、高标准的天长市城市防洪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职能单位在城市防洪工作中的职责;财政拨出专款加大对城市防洪基础设施投入。
市政协针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招工难,而部分乡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工人就业难问题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天长市劳动力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在完善就业市场、加强信息发布和引导培训上下功夫,做好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市政府出台了《天长市2004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加大对我市劳动力资源建设和开发力度。市政协还约请市农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单位对此进行对口协商。
2005年7月,市政协对我市工业经济中的电子元件、电缆仪表、机械制造、玩具服装及医药工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形成了《关于我市工业经济五大支柱产业发展情的调查报告》,市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相关单位予以重视,拿出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
2005年12月,市政协对医药业进行调研,并在杨村镇召开打造华东医药工业第一镇研讨会,形成了《关于打造华东医药工业第一镇,促进我市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
提案工作
一、提案
1981年5月至2005年2月,市政协共收到委员提案2598件,经审查立案2009件,办复1988件。
首届政协共收到委员提案245件,办理落实242件。其中:《关于要求县财政拨款扩建铜城自来水厂》的提案,县政府拿出6万元分别给铜城、汊涧,用于扩建自来水厂。《关于重视大街小巷道路和下水道修理》的提案,县基建局制定了建设方案,对城内27条小巷规划分批修建,1983年修好5条小巷。
二届政协共收到委员提案279件,立案265件,办理落实247件。其中:《关于中药质量下降,建议组织调查》的提案,县政协、卫生局等有关单位对中药进行抽样检查,并通过报纸和电台将在质量、泡制和价格上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报道,产生了很大影响。《关于加强市容建设,整修城镇巷道,兴建公共厕所》的提案,县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天长镇、城建、交通、县直党委等单位,研究制定了整修旧城的治理方案,整修了东外大街,铺设水泥路面26条巷道,总长
三届政协委员提出提案254件,立案162件,全部办理落实。其中:《关于加强市场、物价、商品管理》的提案,工商、物价等部门开展了伪劣商品大检查,查出伪劣、假冒、霉变商品1000多个品种,总价值达15万元;成立了物价监督站,出台了物价处罚具体措施。对农业化肥销售中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没收非法收入1.5万余元,罚款3500元。
四届政协委员提出提案256件,立案238件,全部办理落实。其中:关于《加强乡镇企业扶持和管理》的提案,乡镇企业局设置了“生产技术股”,为乡镇企业产品创优、升级、开发及质量管理等提供服务。《关于加强对熟食摊点的卫生管理》的提案,卫生防疫站会同工商部门对全县熟食业进行全面大检查,对熟食经营户进行体检,加强卫生知识法规的教育。
五届政协共收到委员提案384件,立案311件,全部办理落实。其中:《关于加强药品市场管理,打击伪劣药品》的提案,市医药管理局对全市36个乡镇进行一次全面抽样调查,召开市医药市场整顿工作动员大会,制定具体办法,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整顿医药市场的通知》,对销售假药和无证无照行医的摊点给予没收和取缔的处罚,合理安排药品零售网点。《关于加强食品环境卫生整顿》的提案,市卫生局、防疫站对市区1973个食品单位进行了三次普查,组织32家上规模的饭店开展卫生竞赛,对夜市摊点进行抽查,对从事食品业的人员进行了体检。《关于抢救谕兴乡杨捷将军墓》的提案,市文化局和谕兴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墓区内15亩地征集下来,探明出土石刻文物200余件。《关于加强个体餐馆酒家税收征收力度》的提案,市国税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征收力度,1996年,个体餐馆税收增加20多万元。
六届政协委员共提出提案490件,立案376件,提案办理落实375件。《关于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提案,市委、市政府研究实施32个重点调整项目,组织80个单位,分成36个联乡帮扶工作队,建立一个百亩以上农业结构调整科技示范区、50-100个特种经济作物大项目和一个“农”字号产供销服务组织。《关于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加强城市建设步伐》的提案,市政府出台了《土地储备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源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征管工作的决定》。2004年改造的市永福东路工程,成为经营城市的成功范例。永福东路全长1809米,红线控制宽度为50米,其中机动车道21米,两侧各有非机动车道4.5米,绿岛3米,人行道7米,并一次性配套完成电力、通讯、广电、供水、消防、环卫、邮政、路灯、燃气等各种设施及管网。所需近2000万元的投资,全部来自经营城市的收入。《关于尽快开播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教频道》的提案,市广播局制定方案,筹措资金,开通了教育频道。
七届一次至三次会议共收到委员提案690件,立案415件,办理落实413件。其中:《关于在服务业推行发票刮奖制度》的提案,市政府委托地税部门制定了《推行有奖发票工作实施方案》和《有奖发票管理办法》,颁布了《关于在全市餐饮业推行有奖发票的通告》。从2003年8月1日起,我市餐饮业全面推行“即开即兑”式有奖发票工作,仅四个月就为地方税收增加30多万元。《关于推行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的提案,市委、市政府向上级申请,并获准在我市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003年9月开始启动,农民参保率在85%以上。至2004年11月,全市共有4997名农民获得医疗补偿金共411万元。其中,42名农民得到10000元以上的医疗补偿,最高补偿额为17120元。《关于切实加强网吧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提案,市文化局召开专题会议,抽调80人,分成13个工作组,采取严防死守办法,对市区23家网吧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专项整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和超时营业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关于认真做好农民工培训和服务工作,切实增加劳务收入》的提案,市劳动局、农委先后组织对全市3000多名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分别掌握了1-2种基本技能。
二、建议案
天长市政协自1993年以来共提交建议案15份。
1998年12月,天长市委收到市政协《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建议案》后,市委书记叶世渠亲自批示,要求市委办立即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建议案”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
1993~2002年市政协建议案情况表
时 间 |
题 目 |
主 要 建 议 |
1993.5.16 |
关于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
更新观念;放宽政策,鼓励发展;搞好宣传,重塑形象;重视市场建设;强化治安管理;收费公开;清理假集体和个体户挂靠集体现象。 |
1994.12.18 |
关于对农村邪恶势力加强治理的建议案 |
加强硬件建设;强化法制教育。 |
1995.11.3 |
关于当前我市小康工程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建议案 |
高度重视后进村的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农业方面的激励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工作;加强种子基地建设;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1995.12.30 |
关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的建议案 |
加大宣传力度;铺色乡镇黑色路面;加快电气化市步伐;保证电费价格合理;强化邮电部门的服务功能。 |
1996.4.22 |
关于加快发展城乡工业的建议案 |
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地方党委和上级主管业务部门双重领导;提高厂长、经理的政治地位;重点扶持私营企业纳税大户;建立企业考评政府职能部门制度。 |
关于加快小康工程建设的建议案 |
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制止农民负担反弹;保护现有耕地;加大水利投入。 |
|
关于实施“菜篮子”工程的建议案 |
补足菜地,收取菜地改造资金;发展专业蔬菜基地。 |
|
关于治理环境污染的建议案 |
成立专门领导班子,制定具体治理措施。 |
|
关于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的建议案 |
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合理正确使用教育资金;对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技能教育和培训。 |
|
1996.9.2 |
关于强化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议案 |
成立青少年德育研究会;创办“家长学校”;抓好“双差生”转化工作;严格市场文化管理。 |
1998.12.28 |
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建议案 |
进一步加大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宣传、督查和执法力度;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做好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工作。 |
1999.4.16 |
关于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和建议 |
强化领导,制定规划,搞好服务。 |
2001.1.19 |
关于综合治理环城河的建议案 |
将环城河治理工作纳入“十五”规划序列,加强治理。 |
2001.12.15 |
关于加强对市区人力(机动)三轮车营运市场进行整治工作的建议案 |
明确职责,强化管理,逐步取消。 |
三、社情民意
1998年,天长市政协创办《社情民意》专刊,至2005年底,共收到委员反映的社情民意651条,编发138条。
六届政协共收到社情民意210篇,编发85篇。部门接到市政协编发的社情民意后,认真研究,及时采纳,如《村管小型水库及塘坝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引起市委领导的重视,批示有关部门拿出解决的办法。水利部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强全市水库和当家塘管理工作的意见》,提请市政府批转。《“两吨王”虚假超载谁之过?》、《当家塘不当家的问题不容忽视》、《村组干部撂桃子现象亟待重视》等社情民意被《人民政协报·民意周刊》和省政协《社情民意》专刊采用。
七届一次会议至2005年底,市政协共收到社情民意441条,编发53条。《玩具行业女职工的劳动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建议成立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等24条社情民意被《人民政协报·民意周刊》采用。《农村文化建设亟待加强》等29条社情民意被省政协《社情民意》专刊采用。其中:《要高度重视城西林场的防火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批示,要采取得力措施,消除火灾隐患。市林业局组织力量对林场内的棚户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城西林场防火安全。2005年,社情民意《规范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编发后,农业、工商等部门对180多个销售网点进行巡回检查,暂扣种子1700多公斤,取缔不符合经营要求的网点19个,清理销毁货值达7000元的过期药品,查处设收货值达3000元的假冒伪劣药品。社情民意《规划好农村新的村庄建设利国利民好处多》被省政协采用,市规划局及时拿出了村庄规划方案。
文史资料征集
1985年12月至2002年3月,天长市政协编辑出版《天长文史》6辑,其中第五辑为“淮南抗战歌曲”专辑,收录淮南抗战歌曲110首。其余5辑刊发近现代史料180篇,约58万字。其中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有《刘少奇同志在天长》、《罗炳辉将军与天长》、《抗战初期天长县青年救亡运动回顾》、《地下交通工作回忆》、《天长国民党溃退前后》、《天长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经过》、《历史性的转变——天长农业大包干前后》、《回忆范长江同志》、《太平军在天长》、《我是怎样到敌占区采购军需物资的》等33篇。教育、文化、艺术、通讯、新闻方面的有《宣鼎和他的<夜雨秋灯录>》、《建国前的天长新闻报刊》、《范曾诗颂王贞仪》、《卜万苍慧眼识珠》、《建国前天长邮政通信行业概述》、《大众剧团在天长》、《炳辉日报的故事》、《天长京剧票友活动述略》、《漫话千秋古镇》、《天长学宫》、《民国时期天长城内的迎神赛会》、《略说洪山戏》、《三角圩出土文物初探》等96篇。描写社会人物的有《关于王海烈士的一些回忆》、《抗倭英雄沃田》、《我所了解的宣啸秋先生》、《名中医戴星甫》、《民兵英雄胡国章》、《才华惊后世,雄心胜丈夫——略述清代著名才女王贞仪》、《共产主义道德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介绍著名伦理学家周原冰》、《旅日华工领袖王兆澄》、《吕莹与胡风》、《天长名士陈培之》、《血染的风采——回忆陶滔和他的<一千个日日夜夜>》、《怀念陈舜仪同志》、《缅怀梁明伦烈士》、《戴兰芬生平》、《诗坛烟雨隐珠光——介绍乡村诗人涂作梅》等43篇。描写两岸情思的有《探亲归来话台湾》、《两岸传书游子情》等4篇。描写名寺的有《护国爱民,佛光重辉——护国寺述略》、《釜山与龙隐寺》等4篇。这些资料不同程度地起到了补史之缺、修史之误、评史之略、读史之无的功效。
《天长文史》每辑印刷2000册不等,以免费赠送为主,为机关单位和个人收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