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生 徐在球 闵士音
(吴运铎)
“中国保尔”吴运铎,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1917年生于江西萍乡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做过挑煤工,受尽非人折磨。1938年,他毅然投奔新四军,从事军械修理和制造工作。为研制武器,他多次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各种炸弹、地雷试制实验,并三次负重伤。他以苏联英雄保尔为榜样,顽强地与伤残作斗争,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兵工技术,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工人,成长为一名兵工专家。1951年,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被誉为“中国保尔”。其撰写的自传体小说《把一切献给党》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吴运铎在为时10年的革命战争生涯中,曾随兵工厂从皖南到苏北,在天长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这里记叙他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三个真实故事。
一、兴 办 子 弹 厂
1941年秋,苏北秋季反扫荡胜利后,吴运铎被调到淮南抗日根据地,上级指令他到高邮湖畔办一个子弹厂。不久,他和六名技工、两名学徒共九人,来到高邮湖畔,在湖边不远的东沟区许家糟坊建立了工厂。
开始办厂,除了各自的背包、几把铁锤、铁铲外,一无所有,困难重重。但在吴运铎的积极主动努力和区政府的帮助下,兵工厂办起来了。没有材料,吴运铎就带领战友到附近的村庄去收集破铜烂铁重新冶炼。然而铁锅耐不了高温,于是他就同大家共同研讨,连夜跑到几十里外的龙庙街上向老铁匠请教,终于解决了铁锅冶炼的问题。
子弹厂要大量地生产子弹,就必须有各种机床和设备。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淮南抗日根据地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机床等设备是无法从外地运进来的。怎么办?吴运铎向上级提出,要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制造。上级赞同了他的建议。
于是,大家动手,设计、绘图、计算、试验,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其中最难的是设计问题,吴运铎就集思广益,发动大家想办法,出主意,选取最佳方案,同时区政府又为工厂搜集到了一批书籍和杂志,当中有一本刘仙洲教授著的《机械原理》,吴运铎得了如获至宝,连夜伏案攻读。不久,一台机床设计、制造出来了,试验成功了。为了设计退火炉的手摇鼓风机,他整整干了两夜,眼熬红了,身子瘦了。
在党的领导下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子弹厂终于生产了,一粒粒、一箱箱子弹被送到前方。
当吴运铎和他的战友得知工厂生产的子弹在战斗中起了重要作用时,他们满是油污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二、身 负 重 伤
吴运铎曾经在高庙镇仙墩庙负过一次重伤。仙墩是一个方圆八、九亩地的大土墩子,早年墩上有座古老的庙宇叫仙墩庙。如今在这古庙的遗址上是一片五六亩地的竹园,远远看去,整个墩子,犹如一团绿色的烟雾,近看翠竹青青,煞是可爱。
1941年,吴运铎任新四军军工部三厂的政治指导员,他带着八个同志来到了当时叫天高县的金沟区,在一个姓徐的农民家里办起了茅屋兵工厂。但随着兵工厂的扩大和发展,徐家茅屋显然太小,吴运铎便来到附近的仙墩庙,同当时庙里的月光和尚协商,打算将兵工厂搬来。月光和尚开始怎么也不答应,后来在吴运铎的开导下,终于同意了,兵工厂便搬到仙墩庙,从此轰轰烈烈地干起来。吴运铎带领大家因陋就简,研究创造了压子弹的大冲床。另外,吴运铎亲自向当地冶铁师傅请教,制成了能耐高温熔化钢铁的坩埚。后来,他们还制出了生产迫击炮弹的机械设备。一次,前方送来一批打扫战场收集起来的废旧迫击炮弹,需要重新安装有引爆炸药的雷管。这是非常危险的事,吴运铎一人主动把这任务承担了过来。一天中午,“轰”的一声巨响,不幸的事发生了,雷管在吴运铎的左手里爆炸了。他左手的四个手指被炸飞,左膝盖炸了一个碗口大的伤口,膝盖骨全突出在外面。
半个多月后,吴运铎的伤情才稍有好转,但他仍然坚持战斗在这里,并且创造、生产出一种威力很强、在当时非常先进的枪榴弹。后来,这种枪榴弹在抗日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沂 湖 捞 敌 机
1943年,设在高庙集镇仙墩庙的我新四军军工部军工厂,在政治指导员吴运铎的指导下,发明了威震敌胆的枪榴弹,可是,制造枪弹的原料却非常缺乏。
这年春天,一架日本鬼子的敌机坠落在杨村的沂湖之中。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派遣天高司令部文化教员刘连带一个班的战士和几位渔民,立即去打捞这架敌机,用来制造枪榴弹。由于日本鬼子巡逻队不断在湖面上游弋,打捞工作只能在夜间秘密进行。
第一天晚上打捞得很顺利,第二天晚上,敌人似乎有所发现,巡逻艇逼近了我军的四条渔船,探照灯强烈的白光不停地四下扫射。这时,战士们早已按预订计划,把一张大网撒下,把四条船拉开距离,大家都装作用劲在起网。敌艇上站着鬼子小队长小岛川雄和伪军中队长袁守新。袁守新晃着电筒叫道:“深更半夜的,你们在干什么?”刘连沉着地大声回答:“今儿个临晚贪撒了一网,让蒿草棵子绞了网,没办法,带晚起网呐。”接着又大声说:“袁队长,你们公务辛苦,仓里有现打的鱼,弄两条下下酒。”说完,忙叫两个“伙计”抬了一篓子大鱼,足有百十斤重,送到敌艇上。
鬼子见了鱼,非常高兴,确信刘连他们是打鱼的了,便叽哩哇啦地叫着,开艇走了。但次日,天长城里的鬼子中队长得知我军在沂湖捞机的消息,十分恼火,将小岛川雄和袁守新叫去狠打了好几个耳光。被我军战士捞上来的敌机残骸,被送到吴运铎军工厂,变成了一颗颗枪榴弹。打捞敌机的战士受到了新四军二师政治部的嘉奖。(艾思 供图)
(作者分别为市政协副主席、原龙岗文化站站长、原市人大财经工委副主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