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史资料 > 天长文史

当代写真——将军英名化春雨

——罗炳辉将军与天长炳辉中学的创办

发布时间:2007-03-23 16:03:42 浏览:8495 次
【字体大小:

                                         润  禾

(罗炳辉)

    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一位叫罗炳辉的将军,因为他,才有了今天的炳辉中学。
  罗炳辉,1887年12月22日生于云南省彝良县。早年在护国战争中投身滇军,以后追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积极参加北伐。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领导了著名的吉安起义,率部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曾任红军十二军、二十二军、三十二军军长,第九军团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1938年底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协助陈毅在苏南地区打击日伪军。1939年5月随叶挺军长来到江北,建立皖东抗日根据地。历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第二师副师长、师长等职。他驰骋江淮,转战皖东、淮南苏皖边区,与淮南根据地和天长人民一道浴血奋战六年之久,对开辟、巩固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胜利后,为安徽省第一任人民政府主席。1945年10月,他奉命北上山东。1946年4月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辅助陈毅军长转战山东战场。1946年6月21日,他在山东峄县兰陵镇指挥作战途中,不幸病逝,时年49岁。1989年11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之一。1997年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之际,江泽民题词:“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
  罗炳辉将军逝世已有60年了,但60年来,天长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驰骋天长、骁勇善战、威震敌胆的故事。为了纪念他,天长市在1946年6月至1960年1月间,曾两次改名为炳辉县,历时达15年之久。至今,天长人民还以曾叫炳辉县而感到自豪。与此同时,许多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也没有忘记天长人民,没有忘记这块红色的故土。1996年12月,上海市安徽经济技术促进会天长分会,在沪的部分原新四军老干部、热爱天长的企业家及罗炳辉将军的亲属共同发起,倡导捐资办一所学校支援天长的教育事业。1997年春,天长市委、市政府从科教兴市的战略高度考虑,同时为了纪念罗炳辉将军诞辰100周年,决定创办炳辉中学。8月,成立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炳辉中学建校工作正式开始。上海市新四军老干部、企业家率先慷慨解囊,全国各地的将军生前友好、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捐资:原上海警备区副政委王凯捐资2000元,企业家严同文、陈辉分别捐资55000元、33000元,原炳辉县首任县长、90多岁的印绳之老人生病住院期间寄来1000元,原新四军老战士浙江嘉兴王锦智双目失明,耳聋并瘫痪在床,在老伴新丧、子女下岗的极度困难情况下寄来了仅有的积蓄100元,原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夫妇寄来6000元,原国家领导人邓子恢的夫人陈兰女士寄来500元,原天长检察院检察长何玉利亲自送来1000元,民营企业家、天森木业公司董事长陈业桃先生捐资12万元,三菱仪表厂厂长姚庭学捐资4万元,天长公路局、天岛啤酒厂、安徽电缆厂等也纷纷捐资。
  1997年12月22日炳辉中学举行奠基仪式,中央电视台、安徽省电视台分别作了报道。1999年元月,安徽省教委正式批准创办炳辉中学,决定其办学等级为公办全日制完中。张劲夫、汪道涵两位前辈先后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1998年秋,炳辉中学开始招生,租借天长党校、市直幼儿园校舍为首届初中、小学学生开课,并在天长市率先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在市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主要靠自筹资金征地建校。于1999年春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征地60多亩、拆迁16户、建设一号教学楼毓秀楼,以及运动场、围墙、道路等附属设施建设。1999年5月4日,首届学生迁入新校区。1999年建成二号教学楼织锦楼,秋季炳辉中学招生出现了学生和家长“心向往之”的可喜局面。2000年8月建成学生公寓楼春晖斋,炳辉中学开始高中招生,12月29日市政府举行新校区揭牌仪式。2001年学校又完成了科学宫等二期、三期工程建设。2002年8月,附属小学并入城南小学,10月28日,在建校五周年庆典上,市政府在炳辉中学树人广场举行了罗炳辉铜像揭幕仪式。2003年4月,办学不足五年的炳辉中学顺利通过滁州市首批示范高中验收。同年年底建成教学附楼万选楼。2003年、2006年相继建设两幢教师公寓楼,学校总建筑面积达25000平米以上。现在的炳辉中学是滁州市规模最大的示范高中之一,有高中班36个、初中班18个,学生3300多人,教职工230人,学校拥有一支好中选优、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受到省地市级表彰的158人,高中教师本科率为97%。学校有全省一流的办学条件,有标准教室46个,专用教室45个。有3幢6500平方米的教学楼,5600平方米的科学宫内设现代化装备的各类专用功能教室27个。有学生公寓1幢和学生食堂,有教师公寓2幢,有运动场等各类体育设施。
  几年来,新四军老战士傅奎清将军、王凯将军、原济南军区潘启琦副政委,革命前辈周利人、何成、何仿先生,张明秀(罗炳辉夫人)、陈兰女士等都对炳辉中学的创办给予了不同形式的的关心和支持。
  2000年10月5日,以张云逸、罗炳辉、方毅、周骏鸣、汪少川、成钧、肖望东、赵启民等人的子女为主要成员的新四军二师研究会下一代工作委员会,47人来到革命老区寻找先辈的遗迹,来到炳辉中学,他们豪情满怀,一意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火炬,使炳辉中学与遥远的革命年代缩短了时空,赋予了炳辉中学新时代新的链接。2001年4月25日,副省长蒋作君视察炳辉中学,详细询问炳中创办情况,对各项工作非常满意。2001年8月,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方兆祥视察炳辉中学,充分肯定了学校建设与办学成绩,并提出了殷切希望。2002年8月,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来到炳辉中学视察,并要求以名人命名的学校要使名人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开发校本资源。2001年4月18日,原济南军区副政委潘启琦将军在市领导陪同下视察炳辉中学,他看着炳辉园十二景点的匠心设计,读着校刊、校报、校本教材的丰富内容,久久陶醉并由衷盛赞了炳辉中学育人之浓郁的文化氛围。2005年10月7日南海舰队副政委何春喜将军来炳辉中学参观,通过细心观察和交谈,何春喜将军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句感慨:“炳辉的师生果然都是训练有方,不同一般,这正是我参观这所学校时所期待着看到的!”原2006年4月23日,我国著名音乐家何仿携同夫人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等领导的陪同下,第二次来到炳辉中学。6月23日罗炳辉将军的孙女、云南昭通市人大副主任罗惠安一行来炳中参观。
  今天的炳辉中学已形成了学习将军精神、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打造校园文化以培育人文精神的三大办学特色。办学第一天,炳辉中学就立校训:“承将军志、做未来人”,并确定“学习罗炳辉精神,坚持高品位育人”的办学宗旨,并由校长闵济林作词、著名音乐家何仿谱曲创作了炳辉中学校歌。从将军百岁诞辰至今,建校九年来,引以为豪的将军校名资源、可歌可颂的奋斗校史,一直是炳辉中学两大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时刻鼓舞着炳辉的全体老师,教育着炳辉的全体学生。所谓学习罗炳辉精神指的是,全校师生不仅学习将军的英雄事迹,更着重学习将军胸怀祖国人民,树立崇高理想之人生目标,学习将军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之意志,学习将军勤学苦练、勇夺第一之技能,从理想、意志到学习多方位抬升着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毕业生,学校还从大处着眼,用将军的精神对他们进行理想前途教育,正确灌输、正面引导,使他们志存高远,锤炼意志,争先进位,强化本领,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走向高一级学校,走向社会。
  炳辉中学一直以“学习炳辉精神”为德育工作重要内容和特色,每年坚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主办“炳辉之春”艺术节等活动,并利用《炳辉学刊》和《炳辉园》校刊校报等,树立学生崇高的荣誉感、成就感、集体主义意识,感受自身的价值。另外,还在本校建立二师纪念馆、校史陈列馆,充分宣传罗炳辉将军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2005年8月1日建军节,国家邮政总局、安徽省人民政府、滁州市、天长市人民政府及邮政局在我校联合举办了隆重的《人民军队早期将领——罗炳辉将军》邮票首发式,并配发了宣传我校的相关画册。2005年11月20日、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播发了中宣部公布的、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新闻,我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场景和将军铜像作为特写镜头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2006年5月10日,天长市委、市政府在我校隆重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我校被授予天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家乡、爱校的热情,增强了学生报效祖国、振兴家乡的崇高信念。2006年6月20日、21日学校领导赴山东临沂参加罗炳辉将军逝世60周年纪念活动。
  炳辉中学几年来受到省教育厅、滁州市教育局、天长市委、市政府多次表彰,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课题“实验研究基地”,被省教育厅授予“安徽省教育技术先进学校”、被滁州市教育局评为首批“德育工作甲等学校”、首批“德育工作甲等学校标兵”,还有“滁州市文明单位”、“天长市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以将军名字命名,学校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底蕴,短短几年间,炳辉中学已在校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等多方面成为省内外知名学校,这表明罗炳辉的“胸怀大志、报效祖国,意志顽强、吃苦耐劳,技艺超群、勇争第一”的精神,已被炳辉人传承并发扬着,相信炳辉中学会继续继承将军精神,并赋予她新时代的更新、更深的内涵,使之成为炳辉中学未来高速发展的精神向导。
  在罗炳辉将军逝世6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将军!
  

                                         (作者单位:天长市炳辉中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ocu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