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民营经济研究会
7月24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民营经济研究会在政协同心楼会议室召开2007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会。市政协经济委员会、民营经济研究会的负责同志和有关成员参加会议,市政协主席戴长生,副主席周玉生、朱承平出席会议。会议分析了我市上半年民营经济发展形势,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戴长生主席就如何发挥民营经济研究会作用,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了讲话。
一、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民创业热情高涨。截止6月底,在工商部门核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16146户,从业人员44466人,注册资本金64584万元;私营企业2308户,用工人数49573人,注册资本金287204.6万元;共有企业集团29家。今年上半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705户,注册资本金682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1%,新发展民营企业181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新发展的181家民营企业中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19户,100万元至500万元的24户,50万元至100万元的33户,50万元以下的105户。注册资本金在50万元以上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占上半年新发展民营企业总数的27%。这也折射了我市发展环境的日趋优化。
(二)、入库税金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5293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国税1.8358亿元,地税0.6935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的74.08%。截止6月底,在国税部门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业为1660户,其中民营企业1439户,占86.6%。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三)、出口贸易喜忧参半。截止6月底,全市外贸进出口完成8880万美元,同比增长29.2%,占年度计划的41.8%,其中出口8117万美元,同比增长30%,虽然增幅有所下降,但仍占滁州市出口总额的50%以上。1-6月份,全市利用外资6660万美元,在全省县(市)位居第一。其中,直接利用外资709万美元,在全省县(市)位居第六。据工商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有115家民营企业办理进出口自主权相关工商登记手续,目前全市共有外贸出口创汇企业200家,已有进出口实绩的96家。但是,随着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人民币的升值,给外贸出口企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
(四)、规模企业扩张增效。上半年,尤为可喜的是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新上项目,加大技改投入,规模扩张迅速,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据统计,35家重点骨干企业上半年共实现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25%,销售产值42.4亿元,产销率98.6%;销售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6.5%;利税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十强企业中,天大集团实现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11.3%,天康集团实现产值7.9亿元,同比增长30.7%;另外25家重点骨干企业中,天洋药业、晶峰电缆、万寿机械等13家企业的产值增幅均在30%以上。安徽天大石油管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30万吨抗腐蚀石油专用管项目,已累计投入3000万元。同时FFS重包装塑料袋项目正在洽谈之中。金佩集团面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及时调整企业发展主攻方向,实现由农用型汽缸盖精加工向重卡、轿车汽缸盖精加工转变,计划投资3000万元新上静压造型线。通过新上项目实现精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康达集团计划投资1.6亿元新上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自毁式注射器。上半年我市列入考核的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4.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其中内资民营经济为51.23亿元,占93.7%,同比增长25.3%。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来看,上半年累计完成14.46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内资民营经济为13.7亿元,同比增长16.2%。据统计,目前我市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超过250家。
(五)、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目前,全市经上级科技部门审批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76家,上半年完成技工贸收入近11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今年,我市出台了《天长市专利资助办法》,并拨出专款10万元用于专利申报的资助,企业申报专利的热情不断高涨。上半年,全市共申报了各类专利40多项,是去年的二倍。上半年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普遍增强。康宁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新上了己内酰氨和再生尼龙成果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市康宇生物公司与省化工院合作开发的10%“联华菊脂水乳剂”项目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秦栏兴业、百盛等民营科技企业投资1亿多元新上单晶硅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转化各类科技成果近10项,新增产值2亿多元。
二、存在问题
(一)、三大因素导致外贸出口企业经济效益滑坡
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原材料大幅度涨价,这三大因素导致不少外贸出口企业销售收入增加,利润下降。
一是人民币升值。目前人民币兑美元已经升到7.5636:1(2007年7月19日),这意味着按照汇改时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超过7.22%,这也是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第53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1美元少兑0.5元人民币,对于任何出口企业来说,都不是小数目。人民币升值,最直接的反应便是收益缩水。这对外贸出口企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是出口退税率下调。从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33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2268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出口退税率进一步降低,涉及到天长的有6种产品,玻璃及其制品、部分钢铁制品、塑料橡胶制品由13%调至5%。服装、玩具、皮革制品由13%调至11%。据测算,出口退税率下调一个点,相当于一般贸易出口成本增加一个百分点以上,为此今年我市减少退税收入约1500万元。另外国家还加征了出口关税。6月1日起,海关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其中重点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开征5%-10%的出口关税。钢材出口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成本累计将增加13%-18%。银行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上调。这就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加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三是原材料大幅度涨价。上半年,钢、铜、铁、铝等原材料价格普遍涨价,有的高达50%以上,造成我市机械制造、电缆仪表、泵阀等产业经济效益严重下降,如金佩集团缸盖公司一家上半年因原材料涨价就增加1000多万元的生产成本。
(二)、中小企业“三难”问题仍然存在
“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这三大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虽然天振担保公司担保资金突破亿元大关,几家商业银行上半年已投放4.1亿元的贷款,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仍有不少企业因为缺少资金而难以发展。据初步调查,全市2300多家民营企业约有半数以上缺乏资金,企业贷款缺口至少5亿元。
三、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一是加大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的宣传力度,正确认识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取向,使企业能够及早应对。国家取消和降低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商品以及容易引发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旨在进一步优化商品结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贸易平衡,推动出口更好地发展,而不是打压出口。要努力做好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增强企业发展外贸出口的信心。二是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要立足现有优势,突出产业重点,加强引导扶持,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要采取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等有效举措,顺应政策导向,扩大质量效益好和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
(二)、抓好重点骨干企业,坚持扶优扶强不动摇。一是建立党政领导联系重点骨干企业制度,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帮办制。二是对起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在上项目、开发新产品时,需要政府特别关照的,可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对开发新产品引进大项目,投资额超过2000万元的本土企业应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扩张升级。
(三)、建立中小企业园区,推动全民创业。建议由天长街道牵头,在东北过境公路一侧择地新建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